[实用新型]一种井下采出液脱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43195.0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8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蒋明虎;张勇;邢雷;赵立新;李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20 | 分类号: | C02F1/2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3115 | 代理人: | 李建华 |
地址: | 16331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井下采出液脱气装置。主要为了解决由于存在伴生气而使井下油水分离的效果受到制约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由密封外筒、气液隔离管、上定位封板、变截面入口盘、入口腔体、变径分离管以及锥形分离管构成;上定位封板与变截面入口盘及入口腔体组合后共同构成装置的双切向入口单元;其中变截面入口盘上开有一对变截面入口,以实现由所述变截面入口进入的液体经此形成切向速度;变径分离管与中心定位孔连接;气液隔离管穿过中心定位孔插入变径分离管的直管段与所述变径分离管套接;气液隔离管与中心定位孔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此环形间隙为气相出口;气液隔离管的开口为重质液相出口;变径分离管与锥形分离管连接,后固定于密封外筒的内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采出液 脱气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井下采出液脱气装置,由密封外筒(17)、气液隔离管(5)、上定位封板(6)、变截面入口盘(7)、入口腔体(8)、变径分离管(10)以及锥形分离管(11)构成,其中:气液隔离管(5)的尾端开有隔离管定位螺纹(21);变径分离管(10)由直管段和锥管段两段连接后构成;其中,所述直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锥管段小径端的内径,在锥管段小径端开有密封螺纹(22);在变径分离管(10)直管段的上半部分开有若干排气孔(9);在变径分离管(10)锥管段的尾端开有分离管紧固螺纹(23),用来与锥形分离管(11)的首端进行螺纹连接;锥形分离管(11)的首尾两端分别开有用于与变径分离管(10)连接的内螺纹和用于与密封外筒(17)连接的底部法兰盘(36);密封外筒(17)的底部切向接入一个液相出口管(34);上定位封板(6)与变截面入口盘(7)及入口腔体(8)组合后共同构成装置的双切向入口单元(1);其中变截面入口盘(7)上开有一对变截面入口(18),以实现由所述变截面入口进入的液体经此形成切向速度;上定位封板(6)上开有带内螺纹的中心定位孔(19),用来安装固定变径分离管(10);变径分离管(10)上开有分离管定位螺纹(20),通过分离管定位螺纹(20)与中心定位孔(19)连接;气液隔离管(5)穿过中心定位孔(19)插入所述变径分离管的直管段,通过隔离管定位螺纹(21)与密封螺纹(22)相连接后实现与所述变径分离管的套接;气液隔离管(5)与中心定位孔(19)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此环形间隙为气相出口(2);气液隔离管(5)的开口为重质液相出口(3);变径分离管(10)与锥形分离管(11)通过螺纹连接,锥形分离管(11)通过法兰共用螺栓与密封外筒(17)上的法兰连接;变径分离管(10)与锥形分离管(11)固定于密封外筒(17)的内部;锥形分离管(11)的外壁与密封外筒(17)的内壁之间形成的腔体与液相出口管(34)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343195.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