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柔性或刚性顶紧传动轴的立式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67494.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德运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津区双***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可柔性或刚性顶紧传动轴的立式减速器,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均装有齿轮的第一立式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轴,第一立式传动组件上套有轴孔内壁沿轴向设有彼此连通大、小凹槽的石墨轴承;在大凹槽槽底设有通气螺栓接头;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螺纹段和第二传动轴的下端面均设有轴向顶紧装置。轴向顶紧装置,包括顶尖段、轴肩段和光轴段,在顶尖轴内设通孔,通孔包括圆锥孔、小光孔、螺纹孔、大光孔;顶紧螺栓拧入螺纹孔内,小光孔内设有小圆柱,在小光孔内还设有顶紧弹簧,圆锥孔内设有钢珠。在顶紧螺栓内设有顶紧螺柱。该减速器传动灵活、稳定,可根据需要选择对所有传动轴进行柔性或者刚性轴向顶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刚性 传动轴 立式 减速器 | ||
【主权项】:
一种可柔性或刚性顶紧传动轴的立式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29),所述机壳(29)内开有竖直设置的第一传动轴安装孔和第二传动轴安装孔,两个传动轴安装孔彼此连通;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孔内的第一立式传动轴组件;所述第一立式传动轴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转轴(1),所述转轴(1)从上至下包括顺次连为一体的顶端齿轮安装段(101)、轴肩段(102)、石墨轴承安装段(103)、延伸段(104)、滚动轴承安装段(105)、末端齿轮安装段(106)以及外部设有螺纹的螺纹段(107);其中,所述顶端齿轮安装段(101)的直径小于轴肩段(102)的直径,从所述轴肩段(102)向下直到所述螺纹段(107)的各段轴直径依次递减;所述顶端齿轮安装段(101)内设有开口朝上的螺纹盲孔,其侧面设有键槽,在所述顶端齿轮安装段(101)安装固定有第一齿轮(2),所述第一齿轮(2)的轴孔内的键槽通孔嵌有位于所述键槽内的平键,第一齿轮(2)的下端面与所述轴肩段(102)的上端面相接,其上端面被竖直向下拧入所述螺纹盲孔的固定螺栓(3)压紧,从而使所述第一齿轮(2)固定在所述顶端齿轮安装段(101);在所述石墨轴承安装段(103)上可活动地套有石墨轴承组件,所述石墨轴承组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长度相同的轴承套筒(4)和石墨轴承(5),所述轴承套筒(4)和石墨轴承(5)之间两端平齐、同轴、过盈联接,且所述石墨轴承(5)下端设有直径变小的颈部,所述轴承套筒(4)的石墨轴承安装孔为一底部变小的台阶孔,所述颈部位于所述台阶孔的较小通孔内,颈部上端处的石墨轴承(5)的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紧密贴合;所述石墨轴承安装段(103)位于所述石墨轴承(5)的轴孔内且上端面紧贴所述肩段(102)的下端面;在所述轴承套筒(4)的上端外壁紧密地套有限位圆环(14),所述轴承套筒(4)嵌入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孔的顶端圆柱孔内,且所述限位圆环(14)的下端与所述顶端圆柱孔的上端面紧密相接;所述石墨轴承(5)的轴孔内壁沿轴向设有若干条均匀间隔布置的小凹槽(501),所述凹槽(501)贯穿所述石墨轴承(5)的两端,在所述石墨轴承(5)的轴孔内壁还设有若干圈与所述小凹槽(501)相垂直的大凹槽(502),使所述小凹槽(501)与大凹槽(502)相连通;在所述大凹槽(502)槽底设有贯穿石墨轴承(5)和轴承套筒(4)的孔壁的通气孔(503),所述通气孔(503)位于轴承套筒(4)孔壁的部分为螺纹沉孔(50301);在所述螺纹沉孔(50301)内设有两端均设有密封管螺纹的通气螺栓接头(6),两密封管螺纹之间设有一个凸出螺纹面的圆环凸台(601),靠近外侧端的所述密封管螺纹与气管(7) 一端的螺纹孔相连,所述气管(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传动轴安装孔的顶端圆柱孔孔壁后与位于机壳(29)台阶上的泵(31)相连,并在所述泵(31)出口端的管道上连有除尘袋(32);在所述滚动轴承安装段(105)上还设有滚动轴承(8),所述滚动轴承(8)的内圈与滚动轴承安装段(105)过盈联接;在所述末端齿轮安装段(106)上通过键联接有第二齿轮(9),在第二齿轮(9)和滚动轴承(8)之间设有限位环(10);所述第二齿轮(9)的下端面被拧在所述螺纹段(107)上的紧固螺母(11)压紧,在所述紧固螺母(11)和螺纹段(107)之间的螺纹联接面上沿轴向设有大端面朝下的定位锥销孔,所述锥销孔内设有锥销(12),所述紧固螺母(11)拧紧到位时,所述紧固螺母(11)上的定位锥销孔部分和螺纹段(107)上的定位锥销孔部分对齐;所述第二齿轮(9)与第三齿轮(33)相啮合,所述第三齿轮(33)与第二传动轴(35)一起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三齿轮(33)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传动轴(35)上的轴肩上端面相接,在所述第三齿轮(33)的上端面上设有限位套环(34),所述限位套环(34)和所述第二传动轴(35)上的轴肩两侧分别设有滚动轴承;所述螺纹段(107)和第二传动轴(35)的下端面均设有轴向顶紧装置(36);所述轴向顶紧装置(36)包括顶尖轴,所述顶尖轴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同轴相连的顶端为圆锥状的轴尖段(15)、轴肩段(16)和光轴段(17),所述轴肩段(16)的直径大于所述轴尖段(15)和光轴段(17)的直径,在所述顶尖轴内沿其轴向设有一道贯通顶尖轴上下两端的通孔,所述通孔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彼此同轴相连通的圆锥孔(1801)、小光孔(1802)、螺纹孔(1803)、大光孔(1804);所述圆锥孔(1801)的大端面直径不小于所述小光孔(1802)的直径,所述小光孔(1802)、螺纹孔(1803)、大光孔(1804)的直径依次递增;所述轴尖段(15)顶端伸入所述螺纹段(107)和第二传动轴(35)的下端面的圆锥孔内;所述轴向顶紧装置(36)下端的光轴段(17)与推力轴承(37)的内圈过盈联接;在所述光轴段(17)的下端面正对设于机壳(29)底端的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与光轴段(17)同轴且在所述螺纹通孔内拧有与光轴段(17)下端面相接触的螺塞(39);所述轴向顶紧装置(36)还包括顶紧螺栓(19),所述顶紧螺栓(19)穿过所述大光孔(1804)后向上拧入所述螺纹孔(1803)内,在所述大光孔(1804)内的顶紧螺栓(19)上套有第一平垫(20)和第二平垫(21),所述第一平垫(20)的外圆直径大于所述螺纹孔(1803)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平垫(20)和第二平垫(21)之间设有套在顶紧螺栓(19)上的预紧弹簧(22);所述小光孔(1802)内设有可在小光孔(1802)内自由滑动的小圆柱(23),在所述顶紧螺栓(19)和小圆柱(23)之间的小光孔(1802)内还设有可在小光孔(1802)内自由滑动的顶紧弹簧(24);在所述圆锥孔(1801)内设有直径小于所述小光孔(1802)直径的钢珠(25),所述顶紧螺栓(19)向上拧动时通过所述顶紧弹簧(24)推动小圆柱(23)将所述钢珠(25)的一部分顶出所述圆锥孔(1801)的开口端;在所述顶紧螺栓(19)内还设有贯通其上下端面的螺纹通孔,在该螺纹通孔内设有顶紧螺柱(26),所述顶紧螺柱(26)竖直向上拧动时可推动所述小圆柱(23)将所述钢珠(25)的一部分顶出所述圆锥孔(1801)的开口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德运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德运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146749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