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2204.5 | 申请日: | 2016-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平山智将;菊池优一;秋本竜昇;关和仁;茂木章宏;大泷崇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K1/00 | 分类号: | B23K1/00;B23K1/002;B23K1/19;B23K35/28;B23K35/363;C22C21/00;C22F1/05;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1;H01M10/653;H01M10/6554;H01M10/6556;H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董庆;冯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使用包含Cu为27~37质量%,Si为5~10质量%,剩余部分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钎料、以及作为固体成分包含11质量%以上的CsF的氟化物类焊剂,通过高频加热线圈将具有截面为大致扁平矩形的形状且由含有Mg为0.35~0.9质量%、Si为0.2~0.9质量%的铝合金制得的冷却板(10)、连接在所述冷却板(10)的端部的第一和第二制冷剂引导构件(20,30)、与配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制冷剂引导构件(20,30)的一方的制冷剂流入口(25)和制冷剂流出口(27)连接的铝合金制的制冷剂供给管(26)和制冷剂排出管(28)加热且高频钎焊在冷却板(10)、第一和第二制冷剂引导构件(20,30)、制冷剂供给管(26)以及制冷剂排出管(28)的连接部上。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冷却器的制造方法,它是将冷却板、铝合金制的第一制冷剂引导构件和第二制冷剂引导构件、铝合金制的制冷剂供给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钎焊的冷却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板具有沿着长边方向的多个制冷剂流路的同时,相对的上下片被形成为平坦的截面为大致扁平矩形的形状,由含有Mg为0.35~0.9质量%,Si为0.2~0.9质量%的铝合金制得;所述第一制冷剂引导构件和第二制冷剂引导构件连接在所述冷却板的长边方向的端部;所述制冷剂供给管和所述制冷剂排出管连接在配置于所述第一制冷剂引导构件和第二制冷剂引导构件的一方的制冷剂供给口和制冷剂排出口;使用包含Cu为27~37质量%,Si为5~10质量%,剩余部分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钎料、以及作为固体成分包含11质量%以上的CsF的氟化物类焊剂,通过高频加热线圈将所述冷却板、所述第一制冷剂引导构件和第二制冷剂引导构件、所述制冷剂供给管以及制冷剂排出管的连接部加热,进行高频钎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8006220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