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织构表面选择性激光微喷丸强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1533.5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0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峰;刘坤;刘昊;杨建华;郝敬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10/00 | 分类号: | 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织构表面选择性激光微喷丸强化方法,采用预冲击法和显微在线监控方式进行微织构表面的选择性激光微喷丸强化,首先采用微织构表面双吸收层的方式进行预冲击,在激光诱导冲击波的作用下与微织构表面相接触的下吸收层变形并紧密贴合微织构,上吸收层在激光扫描的过程中被烧蚀破坏。在此基础上,将微织构和下吸收层的组合体放在选择性激光微喷丸强化装置中,通过图像传感器和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和路径规划,自动生成所需的强化位置及激光扫描路径,然后进行微织构表面的高效率、高选择性的激光微喷丸强化。本方法利用了双吸收层的预冲击法和显微成像及路径规划技术,实现了微织构表面的高效、选择性强化。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织构 表面 选择性 激光 微喷丸 强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微织构表面选择性激光微喷丸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采用微织构表面双吸收层的方式进行预冲击,在激光诱导冲击波的作用下与微织构表面相接触的下吸收层变形并紧密贴合微织构,上吸收层在激光扫描的过程中被烧蚀破坏;然后将微织构和下吸收层的组合体放在选择性激光微喷丸强化装置中,对变形后的下吸收层进行显微成像,通过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和路径规划,自动生成所需的强化位置及激光扫描路径;最后根据所需强化位置及激光扫描路径进行微喷丸强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153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