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沉井振冲式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1880.8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高路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7/26 | 分类号: | E02D7/26;E02D27/18;E02D5/38;E02D5/66;E02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振冲式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包含下述步骤a. 定位;b. 埋设护筒;c.振冲下沉调试;d.预制管井埋设;e.振冲下沉;f.预制管井接长;g.继续振冲下沉;h.清孔;j.吊放钢筋笼;k.灌注混凝土;m. 振捣、成桩;n.移位。本发明具有技术可靠,施工简便,成孔过程中不易塌孔,桩体质量好,地基加固效果好,承载力高,可应用于对地基要求较严格的工程,亦可兼作桩基中的抗拔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井 振冲式 钢筋混凝土 复合 地基 施工工艺 | ||
【主权项】:
一种沉井振冲式钢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定位:起重机运行到指定的桩位处,吊起振冲器对中并保持稳定、垂直,当地面起伏不平时,应调整基座保持水平;2)埋设护筒:埋设前,应按设计图定出桩孔中心位置并编号,护筒的作用是固定桩孔位置,防止地面水流入,保护孔口,防止塌孔,成孔时引导振冲方向;护筒用10mm厚钢板制成,内径比预制管井的外径大50‑100mm,顶面高出地面300‑500mm,埋设深度不小于1.8m;3)振冲下沉调试:启动潜水电机带动偏心块,使振冲器产生高频振动,同时开动水泵,通过喷嘴喷射高压水流成孔,初步成孔深度控制在0.8‑1.0米,停止振冲操作,拔出振冲器调试观察;4)预制管井埋设:第一段预制管井埋设应准确定位,埋设深度应和调试成孔深度一致达到0.8‑1.0米,埋设完毕应复核管井埋设位置和垂直误差情况;5)振冲下沉:振冲下沉过程中,振冲器端头应低于预制管井底部至少0.5m,以便预制管井靠自重顺利下沉;当预制管井下沉困难时,应留振10‑20s进行扩孔,适当时从顶部给预制管井施加少许压力以助下沉;6)预制管井接长:当前一段预制管井顺利下沉,并预制管井的顶部与护筒顶部大致齐平时,进行预制管井的接长;7)继续振冲下沉:重复上述5)~6)步骤,直至全部完成成孔施工;8)清孔:成孔施工完毕后,应进行适当的清孔;9)吊放钢筋笼:清孔完毕,进行钢筋笼的吊放施工,就位后并进行适当的临时固定,其中钢筋的设置可根据地基承载力要求进行设计;10)灌注混凝土:钢筋笼吊放完毕,将已拌制好的混凝土从孔口进行浇筑,并应分层浇筑;11)振捣、成桩:每层浇筑的厚度控制在400‑600mm为宜,并分层振捣密实,如此自下而上反复进行直至孔口,成桩施工即告完成;12):移位:重复上述1)~11)步骤,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0188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