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0912.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4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06 | 分类号: | H01L29/06;H01L29/10;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高静;吴敏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方法包括:提供基底,基底上形成有层间介质层,层间介质层内具有露出部分基底的开口,开口底部和侧壁形成有叠层结构,叠层结构还位于层间介质层的顶部;至少去除位于层间介质层顶部的叠层结构;至少去除部分所述叠层结构后,对基底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后,在开口中填充金属层,形成栅极结构。本发明通过采用至少去除位于层间介质层顶部的叠层结构的方法,以减小叠层结构的长度;从而可以减小叠层结构的膨胀量(或收缩量),相应减小叠层结构因产生过大应力而发生破裂的可能性,以减小栅极漏电流、改善半导体结构中接触孔插塞和栅极结构之间的隔离效果,进而使所形成半导体结构的电学性能和良率得到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及其 形成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基底,所述基底上形成有层间介质层,所述层间介质层内具有露出部分所述基底的开口,所述开口的底部和侧壁形成有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还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的顶部;至少去除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顶部的叠层结构;至少去除部分所述叠层结构后,对所述基底进行退火处理;退火处理后,在所述开口中填充金属层,形成栅极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109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界定层和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