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尾部支撑集的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790.9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7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付卫红;田德艳;农斌;周新彪;李晓辉;刘乃安;韦娟;黑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7/30 | 分类号: | H03M7/3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田文英;王品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尾部支撑集的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采集信号,2、初始化,3、计算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初始解向量,4、构造第L次迭代时的尾部支撑集,5、计算第L次迭代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解向量6、更新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迭代次数,7、判断迭代次数,8、输出第L次迭代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解向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抗噪能力差,且当源信号稀疏度大于观测信号长度的一半时无法重构源信号的缺点,实现了在源信号稀疏度大于观测信号长度一半时的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尾部 支撑 压缩 感知 信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尾部支撑集的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信号:将通信天线采集的通信信号存到P×1维的压缩感知观测信号向量中,P表示压缩感知观测信号向量的维度;(2)初始化:将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迭代次数L初始化为1,将位置索引集合初始化为空集,将压缩感知观测矩阵初始化为M×N维的高斯矩阵,M表示压缩感知观测矩阵的行维度,N表示压缩感知观测矩阵的列维度,M<N,M=P;(3)计算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初始解向量;(4)构造第L次迭代时的尾部支撑集;(4a)计算第L‑1次迭代的门限值:(4b)搜索第L‑1次迭代的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解向量中,绝对值大于第L‑1次迭代门限值的分量的位置索引;(4c)将搜索所得的位置索引存入到位置索引集合中;(4d)计算位置索引集合的补集,得到第L次迭代时的尾部支撑集;(5)采用线性规划方法计算第L次迭代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解向量;s.t.y=Ax其中,f(L)表示第L次迭代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解向量,min表示求最小值操作,||·||1表示求向量的1范数操作,表示第L次迭代时的尾部支撑集对应的压缩感知源信号向量的尾部,s.t.表示约束条件符号,y表示P×1维的压缩感知观测信号向量,P表示压缩感知观测信号向量的维度,A表示M×N维的压缩感知观测矩阵,M表示压缩感知观测矩阵的行维度,N表示压缩感知观测矩阵的列维度,M<N,M=P,x表示R×1维的压缩感知源信号向量,R表示压缩感知源信号向量的维度,N=R;(6)将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迭代次数加1;(7)判断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迭代次数是否大于10,若是,执行步骤(8),否则,执行步骤(4);(8)输出第L次迭代压缩感知源信号重构的解向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379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