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西林瓶装粉末供试品的全自动化流水线集菌操作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9321.8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4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峰;龚友平;李盛姬;刘彦;徐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24 | 分类号: | C12Q1/24;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奥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2 | 代理人: | 王佳健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西林瓶装粉末供试品的全自动化流水线集菌操作方法和系统,包括第一机械手、西林瓶盒、第一软管安装辅助机构、第二机械手、第一蠕动泵、缓冲罐/润膜液/溶解液/清洗液/培养基瓶盒、第二蠕动泵、软管限流/热封机构、第三机械手、集菌瓶支架、黄帽塞、红帽塞、第四机械手、软管等废弃物回收区、第五机械手、第二软管安装辅助机构、第六机械手、集菌瓶/软管/帽塞盒、第七机械手、第八机械手、西林瓶开启机构、试剂瓶等回收区、震荡器。本发明对待检的西林瓶装粉末供试品采用多流程串、并行优化方法,实现连续、高效的微生物自动富集,大大提高操作效率,并降低误检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西林 瓶装 粉末 供试品 自动化 流水线 操作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面向西林瓶装粉末供试品的全自动化流水线集菌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串、并行处理和流程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夹取导轨上的西林瓶盒(2)、缓冲罐/润膜液/溶解液/清洗液/培养基瓶盒(6)、集菌瓶/软管/帽塞盒(18)分别放入固定位置;步骤(2)打开集菌瓶/软管/帽塞盒(18),将与集菌瓶相连的带针头的软管安装入第二蠕动泵(7);同时将盒内的带针头的另一套软管安装入第一蠕动泵(5);步骤(3)将与集菌瓶相连的带针头的软管安装入软管限流/热封机构(8);同时将集菌瓶放入集菌瓶支架(10)中,集菌瓶/软管/帽塞盒(18)内的黄帽塞(11)、红帽塞(12)放入固定位置;步骤(4)将安装在第二蠕动泵(7)中的软管上的针头插入缓冲罐/润膜液/溶解液/清洗液/培养基瓶盒(6)中的润膜液瓶上,倒置润膜液瓶后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润膜液泵入集菌瓶中对微孔滤膜进行润湿,当润膜液达到一定容量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步骤(5)将红帽塞(12)盖入集菌瓶顶部,正置润膜液瓶后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气体泵入集菌瓶中进行增压,使得润膜液完全从集菌瓶排出,当润膜液完全排出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移走红帽塞(12)至固定位置;步骤(6)在步骤(2)至步骤(5)进行的同时,将西林瓶盒(2)内的西林瓶送到西林瓶开启机构(21)中进行开启,开启结束后送回到西林瓶盒(2)中;步骤(7)在步骤(6)进行的同时,将安装在第一蠕动泵(5)中的软管一端上的针头插入已开启的西林瓶中,软管另一端的针头插入缓冲罐/润膜液/溶解液/清洗液/培养基瓶盒(6)中的缓冲罐上,倒置溶解液瓶后开启第一蠕动泵(5),并让第一蠕动泵(5)反转,将溶解液瓶内的溶解液泵入西林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后关闭第一蠕动泵(5);步骤(8)将针头移除已注入溶解液的西林瓶至另一已开启的西林瓶中,开启第一蠕动泵(5),并让第一蠕动泵(5)反转,将溶解液瓶内的溶解液泵入该西林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解液后关闭第一蠕动泵(5);步骤(9)重复步骤(8)的操作,直至所有待检查的西林瓶中全部加入溶解液;步骤(10)将安装在第一蠕动泵(5)中的软管一端上的针头从最后加入溶解液中的西林瓶上拔出,软管另一端的针头从缓冲罐/润膜液/溶解液/清洗液/培养基瓶盒(6)中的溶液解瓶上拔出后插入缓冲罐上;步骤(11)在步骤( 10 ) 进行的同时,开启震荡器(23)对西林瓶进行震荡,待粉末供试品溶解后关闭震荡器(23);步骤(12)将安装在第一蠕动泵(5)中的软管一端上的针头插入已开启的西林瓶中,开启第一蠕动泵(5)将西林瓶内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液体泵入缓冲罐中;待西林瓶中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溶液完全泵入缓冲罐后,关闭第一蠕动泵(5);将针头移除已完毕的西林瓶至其他已开启的西林瓶中,开启第一蠕动泵(5)将西林瓶内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液体泵入缓冲罐中;步骤(13)待所有送入的西林瓶中内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液体完全泵入缓冲罐后,将润膜液瓶上的针头拔出并插入缓冲罐上,倒置缓冲罐并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缓冲罐内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液体供试品泵入集菌瓶中,当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液体完全转移至集菌瓶中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步骤(14)将红帽塞(12)盖入集菌瓶顶部,正置缓冲罐后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气体泵入集菌瓶中进行增压,通过集菌瓶中的微孔滤膜对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液体过滤和微生物富集,当溶解有粉末供试品的液体完全从集菌瓶排出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移走红帽塞(12)至固定位置;步骤(15)将缓冲罐上的针头拔出并插入清洗液瓶上,倒置清洗液瓶并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清洗液泵入集菌瓶中,当清洗液达到一定容量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步骤(16)将红帽塞(12)盖入集菌瓶顶部,正置清洗液瓶后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气体泵入集菌瓶中进行增压,清洗液从集菌瓶中排出实现对微孔滤膜的清洗,当清洗液完全排出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移走红帽塞(12)至固定位置;步骤(17)将黄帽塞(11)移至集菌瓶的底部并压入,进行密封,防止滴漏;步骤(18)将清洗液瓶上的针头拔出并插入装有某一培养基的培养基瓶上,同时关闭与第二、第三集菌瓶相连接的软管后,倒置培养基瓶并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培养基泵入第一个集菌瓶中,当培养基达到一定容量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步骤(19)将培养基瓶上的针头拔出并插入另一装有相同培养基的培养基瓶上,同时关闭与第一、第三集菌瓶相连接的软管后,倒置培养基瓶并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培养基泵入第二个集菌瓶中,当培养基达到一定容量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步骤(20)将培养基瓶上的针头拔出并插入另一装有不同培养基的培养基瓶上,同时关闭与第一、第二集菌瓶相连接的软管后,倒置培养基瓶并开启第二蠕动泵(7),将培养基泵入第三个集菌瓶中,当培养基达到一定容量后关闭第二蠕动泵(7);步骤(21)将红帽塞12盖入集菌瓶顶部,剪断并同时密封与集菌瓶相连接的三根软管;步骤(22)缓冲罐/润膜液/溶解液/清洗液/培养基瓶放回缓冲罐/润膜液/溶解液/清洗液/培养基瓶盒(6)内,同时将第一蠕动泵(5)和第二蠕动泵(4)上带针头的软管取下,把所有的废弃物转移至软管等废弃物回收区(14);步骤(23)复位所有装置至初始状态,等待下一批次水溶液供试品的自动集菌操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2932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