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聚醚废水产电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41514.5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冯俊生;孙卓;李娜;姚海祥;蔡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4/88;H01M4/90;H01M8/16;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聚醚废水产电量的方法,利用聚吡咯和蒽醌‑2,6‑二磺酸钠对碳毡进行包埋来提高产电量;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室内难降解的聚醚废水,阴极室内是待讲解的甲基橙燃料废液。微生物在阳极室内对在自身胞内对聚醚废水中的COD进行氧化分解,生成游离的电子和质子,电子在到达阳极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质子通过用于隔离阳极和阴极的质子膜,从阳极室内到达阴极室内,在阴极室内由于电场的作用到达阴极表面。质子、电子、氧气在阴极表面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将阴极室内的甲基橙废液氧化,使甲基橙废液脱色。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微生物 燃料电池 处理 聚醚废 水产 电量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聚醚废水产电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聚吡咯和蒽醌‑2,6‑二磺酸钠对碳毡进行包埋。先将碳毡放在热反应炉中,以氨气为气体介质,在温度为600℃、时间为30s的条件下反应,以增加碳毡比表面积;然后利用常规的电聚合‑掺杂技术,采用三电极隔膜式H型电解槽,将表面积为3.0×3.0cm2的碳毡作为工作电极,在三电极隔膜式H型电解槽的工作电极室内加入100mL浓度为0.029mol/L的蒽醌‑2,6‑二磺酸钠(AQDS)和20mL浓度为0.12mol/L的聚吡咯(ppy)后混合均匀;三电极隔膜式H型电解槽内的辅助电极室内的辅助电极为铂片,铂片表面积为1.0×1.0cm2,将辅助电极室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与工作电极室相连;在辅助电极室内填充120mL,浓度为0.1mol/L的H2SO4;三电极隔膜式H型电解槽内的参比电极采用饱和甘汞电极,用二次去离子水配制3mol/L,温度为20℃的KCl饱和溶液120mL,参比电极通过盐桥与工作电极室连接;使用恒电位/恒电流仪控制三电极隔膜式H型电解槽的工作电流密度为1.83~1.86mA/cm2,制备温度为10.0~10.2℃,聚合时间为3600~3800s;在工作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薄层,制得一个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阳极和一个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阴极,将一个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阳极和一个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阴极这两个电极保存在充有高纯氮的蒸馏水中;所述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结构,采用双池式结构,具有体积相等的阳极室(3)和阴极室(4);阳极室(3)和阴极室(4)之间用质子交换膜(7)相隔开;质子交换膜(7)的顶端和底端通过硅胶垫圈和垫片(2)密封,阳极室(3)和阴极室(4)底部固定连接一块垫板(8);阳极室(3)中具有聚醚废水,底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被氧化,阴极室(4)中是甲基橙废水;阳极室(3)和阴极室(4)的顶部均连接一个电极插孔(1);将上述制得的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阳极(5)通过阳极室(3)顶部的电极插孔(1)插入阳极室(3)中,将上述制得的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阴极(6)通过阴极室(4)顶部的电极插孔(1)插入阴极室(4)中;将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阴极(6)和碳毡/聚吡咯/蒽醌‑2,6‑二磺酸钠阳极(5)接入外电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1514.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