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48619.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4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舒桦;方智恒;黄秀光;贾果;叶君建;王伟;曹兆栋;吴江;涂昱淳;张帆;贺芝宇;谢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7/58 | 分类号: | G01S17/5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189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该干涉仪包括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第二半透半反镜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半透半反的膜,所述第一全反镜和第二全反镜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全反射的膜,该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准,步骤2,镜子角度的调节,步骤3,零程差粗调,步骤4,零程差精确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①该方法可以将零程差调整时间缩短到一小时以内,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内调焦望远镜可作为干涉仪零程差位置的监测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随时判断系统是否偏离零程差位置,可快速的对零程差位置进行恢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rvis 测速 系统 干涉仪 零程差 调节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ORVIS测速系统中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该干涉仪包括第一半透半反镜(1)、第二半透半反镜(2)、第一全反镜(3)和第二全反镜(4),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1)、第二半透半反镜(2)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半透半反的膜,所述第一全反镜(3)和第二全反镜(4)上均镀有针对660nm激光全反射的膜,其特征在于,该干涉仪零程差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基准:a.首先,用两个固定高度h的第一小孔(5)和第二小孔(6)在光学平台上确定一条光轴x;b. 调节内调焦望远镜(7)的高度和角度,使内调焦望远镜(7)的光轴y和两小孔所确定的光轴x重合;c. 在距离第二小孔(6)右侧30厘米处放置精密旋转台(8),在所述精密旋转台(8)上放置光学平板玻璃(9);d. 将内调焦望远镜(7)调焦到无穷远位置,并打开内调焦望远镜自带的照明灯,旋转光学平板玻璃(9),直到在内调焦望远镜中看到光学平板玻璃(9)的自准像,用精密旋转台(8)对光学平板玻璃(9)的角度进行微调,使光学平板玻璃(9)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7)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e. 调节精密旋转台(8),使光学平板玻璃(9)按顺时针方向转动5度,保持光学平板玻璃(9)位置不动;f. 调节内调焦望远镜(7),使光学平板玻璃(9)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7)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固定内调焦望远镜(7)的位置,内调焦望远镜(7)的光轴y为基准光轴;步骤2,镜子角度的调节:a.移走精密旋转台(8)和光学平板玻璃(9),在距离第一小孔(5)右侧10厘米处放置第一半透半反镜(1),第一半透半反镜(1)的中心高度为固定高度h,调节第一半透半反镜(1)俯仰和旋转两个方向上的角度,直到第一半透半反镜(1)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7)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b. 在距离第一半透半反镜(1)右侧放置第一全反镜(3),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1)与第一全反镜(3)的中心点均在基准光轴上,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1)中心点与第一全反镜(3)中心点之间的距离为250厘米,第一全反镜(3)的中心高度为固定高度h,调节第一全反镜(3)俯仰和旋转两个方向上的角度,直到第一全反镜(3)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c. 在距离第一半透半反镜(1)右下方放置第二半透半反镜(2),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1)的中心点和第二半透半反镜(2)的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50厘米,调节第二半透半反镜(2)俯仰和旋转两个方向上的角度,直到第二半透半反镜(2)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d. 在距离第一半透半反镜(1)为250厘米处左下方放置第二全反镜(4),第二全反镜(4)放置在精密马达上,调节第二全反镜(4)俯仰和旋转两个方向上的角度,直到第二全反镜(4)的自准像和内调焦望远镜目镜中的十字叉丝完全重合,完成镜子的角度调节,所述第一半透半反镜(1)、第二半透半反镜(2)、第一全反镜(3)、第二全反镜(4)之间均相互平行,且均与基准光轴之间有5度的夹角;步骤3,零程差粗调:a. 移动精密马达,用直尺测量干涉仪两臂的距离,使干涉仪两臂约相等;b.用中心波长在660nm、带宽3 nm的窄带滤光片对白光光源(10)进行滤光,使出射的白光光源(10)的带宽为3nm,滤光后中心波长在660nm的窄带光源的相干长度为50微米,用第一透镜(11)对白光光源(10)进行准直,照到第一半透半反镜(1)上,用第二透镜(12)对白光光源(10)进行收集和准直,并将像成到距离第二透镜(12)右侧160厘米处的CCD(13)上,通过CCD(13)观察光强的变化;c. 移动精密马达,精密马达的步长设置小于白光光源(10)的相干长度,精密马达的步长设置为40微米,逐渐移动精密马达,直到在CCD(13)上看到干涉条纹,此时干涉仪两臂的距离差在50微米以内,完成干涉仪的粗调;步骤4,零程差精确调节:在所述步骤3零程差粗调后,取下窄带滤光片,采用白光光源(10)进行照明,继续对第二全反镜(4)的前后距离进行精细调节,精密马达的步长设置为3微米,逐渐移动马达,直到CCD(13)上观察到白光干涉条纹,最后,将精密马达的步长设置为1微米,逐渐移动精密马达,使得CCD上记录的白光干涉条纹为一条,此时,干涉仪双臂的距离偏差小于2微米,完成干涉仪零程差的精确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激光等离子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4861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