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植物氚监测数据的事故氚源项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4214.7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4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聂保杰;吴宜灿;王明煌;倪木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植物氚监测数据的事故氚源项反演方法,属于辐射防护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氚动态大气弥散模型、多层次多类型土壤迁移模型和动态植物代谢模型;耦合源项反演算法,基于植物氚监测数据对事故工况下的氚释放源项进行反演。该方法利用了植物氚的易收集和监测的优点,解决了传统方法中采用大气弥散模型来反演氚事故源项存在的气态氚(HTO/HT)在线监测技术上的障碍,为聚变堆氚事故后的辐射防护和相关应急行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从而对聚变堆的氚事故应急准备和聚变堆安全系统设计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植物 监测 数据 事故 氚源项 反演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植物氚监测数据的事故氚源项反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高斯多烟团模型对氚大气弥散行为进行模拟分析,同时对氚化水(HTO)湿沉降、氚气(HT)和HTO干沉降进行修正,完成事故氚释放的大气弥散模型;步骤(2)、根据步骤(1)的大气弥散模型计算的空气HT或HTO浓度结果,并考虑下渗、根系吸收、HT氧化、再蒸发过程,得到土壤氚迁移的数值模型;步骤(3)、根据步骤(1)中计算的空气中HTO浓度结果和步骤(2)计算的土壤中HTO浓度结果,得到不同类型的植物的氚代谢模型;步骤(4)、根据步骤(1)的大气弥散模型、步骤(2)的土壤迁移模型和步骤(3)的植物的氚代谢模型,得到氚释放源项和植物中氚浓度的关系,利用植物氚监测数据对氚释放源项进行反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7421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的牵引装置
- 下一篇:用于市政给排水的送管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