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变分框架特征感知的细分曲面重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240.5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32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群;李海生;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10 | 分类号: | G06T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鲍文娟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变分框架的特征感知的细分曲面重建方法,属于数字几何处理和曲面造型领域。首先,根据模型尖锐角、尖锐边和半尖锐边等特征,对控制网格的每一条边设置一个尖锐值,提出了一种特征感知的细分曲面新规则;然后,根据这个新规则,建立基于变分框架和L1范数的细分曲面重建的细分模型;最后,利用增值拉格拉日方法和粒子群优化法迭代求解细分曲面的控制网格的顶点位置和尖锐值,从而得到重建的保特征的细分曲面。该发明提出的基于变分的特征感知的细分曲面重建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在保持曲面尖锐特征和半尖锐特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能够处理带不同尺度噪音的输入网格的重建问题,在曲面重建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框架 特征 感知 细分 曲面 重建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变分框架特征感知的细分曲面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核心思想为:用一个实数来连续控制曲面特征尖锐程度,对控制网格的每条边定义一个尖锐值,进一步提出如何用实数控制曲面特征的细分规则;再通过变分框架,同时寻找最优的控制顶点位置和尖锐值;针对输入模型存在不同类型噪音的问题,在变分框架中引进L1范数;首先,根据曲面尖锐角、尖锐边和半尖锐边为主的特征,对控制网格的每一条边设置一个尖锐值,提出了一种特征感知的Loop细分曲面新规则;再根据这个新规则,建立基于变分框架和L1范数的细分曲面重建模型;最后,利用增值拉格拉日方法(Augmented Lagrangian Method)和粒子群优化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迭代求解细分曲面的控制网格的新的顶点位置和尖锐值,从而得到重建的保特征细分曲面;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对输入模型进行预处理,得到初始控制网格;步骤二:将步骤一输出的初始控制进行分类网格细分得到新的边顶点和顶点;步骤三、建立基于变分框架和L1范数的细分曲面重建的能量函数,计算光滑项和误差项;步骤四、应用增值拉格拉日方法求解步骤三的细分曲面重建的能量函数;至此,从步骤一到步骤四,完成了一种基于变分框架特征感知的细分曲面重建算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07724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