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不锈钢亚光铝型材着色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7238.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0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黄长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14 | 分类号: | C25D5/14;C25D5/20;C25D5/4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不锈钢亚光铝型材着色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清洗;第二步,碱腐蚀;第三步,中和;第四步、一次镀镍,一次镀镍层厚度小于0.01mm;第五步,镀铬,利用质量浓度为18%~22%的铬酸,利用超声波对电镀液进行振荡,并对电解液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40~55℃,在一次镀镍层外电镀一层含铬物层;第六步,毒性中和,用水清洗铝型材,而后利用质量浓度为32%~3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将含铬物层中的六价铬中和转化为无毒三价铬;第七步,二次镀镍,用水清洗铝型材,在含铬物层外再次镀上一层镍,二次镀镍层的厚度小于0.02mm。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亚光 铝型材 着色 工艺 | ||
【主权项】:
1.一种仿不锈钢亚光铝型材着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清洗;第二步,碱腐蚀;第三步,中和;第四步、一次镀镍,一次镀镍层厚度小于0.01mm;第五步,镀铬,利用质量浓度为18%~22%的铬酸,利用超声波对电镀液进行振荡,并对电解液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40~55℃,在一次镀镍层外电镀一层含铬物层;第六步,毒性中和,用水清洗铝型材,而后利用质量浓度为32%~35%的焦亚硫酸钠溶液将含铬物层中的六价铬中和转化为无毒三价铬;第七步,二次镀镍,用水清洗铝型材,在含铬物层外再次镀上一层镍,二次镀镍层的厚度小于0.02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闽发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372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胶件堆料挤出系统
- 下一篇:齿形盘、齿形盘组合件、螺杆组件和双螺杆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