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固推发动机自动脱模整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0166.1 | 申请日: | 2017-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领;李斌;贾洪斌;池新连;陈继威;吴满;陈教国;祝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启扬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襄阳普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6 | 分类号: | B23P23/06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型固推发动机自动脱模整形设备,包括上/下料工位、旋转工作台工位、工件转移工位、芯棒脱模工位、定位环脱模工位、堵头自动拆卸工位、底座拆卸工位、整形工位与称重适配工位。本发明的多工位设计,实现了较高的设备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工序的高效性。通过多处导向与缓冲设计,保证了堵头环切的安全性;通过切刀与刮刀的配合使用以及切刀的分步进刀设计,避免了刀具对壳体及药柱的损伤;通过定位销设计,可通用于宽尺寸范围与宽整形高度的工件的脱模整形;本发明通过远程控制可实现无人操作,整形速度为4发/分钟,整形精度±0.5mm,可满足外形在∮100×300mm以内的同类产品的自动脱模整形需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发动机 自动 脱模 整形 设备 | ||
【主权项】:
一种微型固推发动机自动脱模整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料工位、旋转工作台工位、工件转移工位、芯棒脱模工位、定位环脱模工位、堵头自动拆卸工位、底座拆卸工位、整形工位与称重适配工位;所述芯棒脱模工位包括控制第三气动抓手25抓取待脱模芯棒的第二组合气缸(10),控制栅栏(12)水平移动的第三组合气缸(13)装于芯棒收集台(11)上;所述定位环脱模工位包括控制第四气动抓手(27)抓取待脱模定位环的第四组合气缸(14),定位环收集箱(15);所述堵头自动拆卸工位包括固定套筒(34),控制固定套筒(34)上下运动的第一伸缩气缸(16),滑动套筒(35)、第一导杆(39)装于固定套筒(34)内且与固定套筒(34)同轴,固定套筒(34)内设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一弹簧(41),滑动套筒(35)内设有起缓冲作用的第二弹簧(42),滑动套筒(35)下端外沿设有第一定位盘(44),第一导杆(39)底部设有环切刀(45),还包括与环切刀(45)配合使用的第一气动抓手(36);还包括控制固定板(58)、顶杆(57)、第二定位盘(63)上下运动的第四伸缩气缸(53);第三定位盘(65)下端设有第二滑道(66),第二滑道(67)下方设有堵头收集箱(20);所述底座拆卸工位包括带动第一气动抓手(17)上下活动的第二伸缩气缸(32),通过超越离合器(38)带动第一气动抓手(17)间歇式同方向旋转的第一旋转气缸(37),第一气动抓手(17)下端连第一接有滑道(46);所述超越离合器(38)与第一旋转气缸(37)分别装于第二伸缩气缸(32)通孔结构的活动端上下两侧,且与第二伸缩气缸(32)的活动端的通孔同轴;所述整形工位包括用于驱动主动轮(52)旋转的第三旋转气缸(76),第三旋转气缸(76)通过皮带(47)驱动从动轮(49)旋转;从动轮(49)端面装有与微型固推发动机大口端匹配的第四定位盘(73),弓形板(51)一端设有与微型固推发动机小口端匹配的第五定位盘(79),还包括控制弓形板(51)水平旋转、第五定位盘(79)上下活动的旋转压紧气缸(22),带动用于切除微型固推发动机内壁药段的切刀(69)水平运动的第三滑台气缸(77),带动用于刮除微型固推发动机内壁药段刮刀(70)上下运动的第二滑台气缸(68),还包括控制第二滑台气缸(68)水平移动、第三滑台气缸(77)上下移动的第一滑台气缸(67);所述切刀(69)周围设有第一抽气罩(71),刮刀(70)周围设有第二抽气罩(72);所述称重适配工位包括中部为通孔的柱型称量托台(29),称量托台(29)上端有与整形后内腔药柱的微型固推发动机壳体端面完全接触的环带,称量托台(29)下端与称重传感器(81)连接;还包括控制适配杆(80)在称量托台(29)通孔中沿第三导杆(83)上下活动的第八伸缩气缸(8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启扬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襄阳普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襄阳启扬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襄阳普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016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并行机构的智能激光害虫捕杀装置
- 下一篇:联动式机器人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