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5204.2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1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知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C7/35 | 分类号: | E01C7/35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霞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设在原路面结构(1)上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与泡沫沥青温拌技术两大道路环保技术结合,弥补了单纯使用沥青温拌工艺导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可能下降的不足,使其在不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污染,节省天然集料资源,而且能够降低热拌沥青混合料生产和铺筑时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同时达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双重环保目标。此外,本发明还能够解决薄层罩面热拌沥青混合料容易冷却导致达不到压实度要求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水泥 混凝土 再生 集料 沥青 薄层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设在原路面结构(1)上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以及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所述原路面结构(1)为原有旧路面结构或新建道路路面结构;所述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为掺入温拌剂的橡胶粉改性沥青薄层;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的成分为利用公称最大粒径为9.5mm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制备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其厚度为2.5cm;所述的温拌橡胶沥青粘结层(2)中,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沥青温拌剂的重量份数为:橡胶粉改性沥青94份、沥青温拌剂6份;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薄层罩面(3)中,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以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石灰岩矿粉、纤维、沥青以及沥青温拌剂为原材料制备成;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包括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2.36~4.75mm的再生集料和粒径为0~2.36mm的再生集料;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中粒径为4.75~9.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2.36~4.75mm的再生集料、粒径为0~2.36mm的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为60~64:13~17:11~16:8~10;所述纤维掺量为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薄层罩面总质量的0.2%~0.5%;所述沥青油石比为6.2%~6.5%;所述沥青温拌剂用量为沥青用量的6%;所述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获取已达使用年限的城市道路破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作为加工原料,将其破碎成粒径不超过15mm的石子;(2)将所述破碎的石子用标准方孔筛筛分直至其级配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要求的包括粒径为4.75~9.5mm、粒径为2.36~4.75mm和粒径为0~2.36mm各规格的粗、细集料;(3)依据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和矿粉的重量比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各规格的废弃水泥混凝土再生集料,并用烘箱加热至145℃保温,再倒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4)依据所述沥青温拌剂和纤维用量称取规定重量的所述温拌剂和纤维,并倒入拌和机中干拌30秒;(5)依据所述沥青油石比称取加热至165℃的规定重量的所述沥青,并倒入拌和机中湿拌150秒,再加入保温的矿粉拌和至均匀为止,总拌和时间为3分钟,即得到目标混合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7520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环保再生透水性混凝土
- 下一篇:隐形消防通道及其铺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