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性棒状耐高温鎓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0213.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5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秋禹;贾向坤;乔明涛;张宝亮;张和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02 | 分类号: | B01J31/02;B01J32/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性棒状耐高温鎓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磁场诱导作用下,将含有烷基或烷氧基长碳链间隔臂的苯乙烯衍生物单体在交联剂、引发剂存在条件下包覆在磁性纳米棒表面,并用溶剂清洗棒状复合物,除去未反应单体和交联剂后再与有机胺或有机膦反应以鎓盐化,制得磁性棒状耐高温鎓盐相转移催化剂。得到的每一个棒状相转移催化剂,以独立的磁子在体系中自行旋转,大大增加了两相的接触概率,因此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耐温性好,能够催化温度较高的反应,该相转移催化剂很容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只需外加磁场就可实现相转移催化剂的回收再利用。 | ||
搜索关键词: | 磁性 耐高温 鎓盐相 转移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磁性棒状耐高温鎓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将硅烷偶联剂、磁性纳米粒子、酸或碱与溶剂以质量比为1~40:1~3:1~15:1000~5000混合,在温度25~80℃下反应8~24小时;使硅烷偶联剂对磁性纳米粒子进行表面功能化修饰,使其表面带上双键;步骤2:将单体、交联剂和修饰后的磁性纳米粒子在溶剂中超声混合均匀,距离混合容器1~10cm处放一块磁铁,再加入引发剂;将体系加热至30~90℃静置,聚合反应0.5~12小时,得到包覆有耐高温聚合物的磁性纳米棒;用溶剂清洗产物,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和交联剂;所述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磁性纳米粒子质量比为30~70:1~15:0.1~15:2~10;所述磁铁为5000Gs;步骤3:向磁性纳米棒复合物中加入胺类有机物或膦类有机物、以及分散介质;加热至20~90℃进行鎓盐化,反应持续8~24小时;所述磁性纳米棒复合物、胺类有机物或膦类有机物、分散介质的质量比为1~5:5~100:100~800;步骤4:用溶剂充分清洗产物,除去未反应的原料,得到磁性棒状耐高温鎓盐相转移催化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8021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