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3167.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井勇;赵丽梅;孙寰;彭宝;张伟;张春宝;张伟龙;闫昊;李慧;王鹏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方法,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方法,可鉴定任何一份大豆不育系或可育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高低,解决了现有育种方法在选育优良大豆“三系”种质方面效率低的缺陷,具有省时、省力、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结果可靠、效率高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大规模 鉴定 大豆 种质 传粉 昆虫 吸引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大规模鉴定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微型试验小区内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或可育种质以多种特定种植方式相邻种植,不同微型试验小区播种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或不同可育种质,设三次重复;开花期,通过大豆不育系及可育系自身吸引野生传粉昆虫不间断选择授粉,用不育系结荚率或结实数直接表示传粉昆虫完成授粉情况,不育系结荚多少,代表野生传粉昆虫在不育系及可育系间活动活跃程度,即为大豆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高低;测定不育系对传粉昆虫吸引力时,在鼓粒期至成熟期调查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结荚数,并计算其结荚率,依据结荚率的高低鉴定获得不育系及其保持系昆虫吸引力的强弱,测定可育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时,在鼓粒期至成熟期仅调查不育系结荚数,依据不同微型小区内不育系结荚数的高低鉴定获得对应可育种质对传粉昆虫吸引力的强弱;具体步骤如下:1)鉴定材料选择:鉴定材料为大豆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2)试验地的选择:在干旱少雨,野生传粉昆虫较为丰富的地区,选择土壤肥力均匀,适合种植大豆,没有逆境因子的地块做鉴定用地;3)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三次重复,在播种季节,在田间微型试验小区内,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相邻种植,具体种植方式如下:种植方式一,在鉴定不育系时,小区大小为1.3m×2.0m,相邻小区间距0.65‑1.0m,小区内2行播种,行距0.60‑0.70m,被测不育系与其同型保持系在行上左右相邻种植,间距5‑30cm,被测不育系间或同型保持系间穴距10‑40cm,播种方式为穴播,播种量为每穴2‑6粒,出苗后每穴统一定苗为1或2株;种植方式二:小区大小为1.95m×2.0m,相邻小区间距0.65‑1.0m,小区内3行播种,行距0.60‑0.70m,第1、3行播种被测不育系的同型保持系,中间行播种被测不育系,播种方式为穴播,穴距10‑40cm,播种量为每穴2‑6粒,出苗后每穴定苗为1或2株;种植方式三:小区大小为1.3m×2.0m,相邻小区间距0.65‑1.0m,小区内2行播种,行距0.60‑0.70m,被测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在同一行上前后相间种植,播种方式为穴播,穴距15‑40cm,播种量为每穴2‑6粒,出苗后每穴定苗为1或2株; 4)试验地田间管理:出苗后的田间管理同大豆生产田,开花前及时进行除草除虫,开花后禁止施用杀虫剂,避免对传粉昆虫造成危害,影响传粉及结实;5)花粉育性检查:在被测不育系开花期,根据不同种植方式不育系的播种位置选取不育系进行花粉败育率检查,拔出可育植株,种植方式三同时标记不育株;6)结荚数调查统计:在被测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鼓粒期至成熟期,在每个小区中间位置对被测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分别取样,每行连续取5穴或10株母本不育系和相同株数的同型保持系,调查结荚数,计算平均结荚数;以被测不育系与同型保持系平均结荚数的比值,计算被测不育系昆虫传粉异交结荚率;7)获得高昆虫吸引力不育系:对异交结荚率从高到低排序,按既定选择压力,选出一定比例的高度吸引昆虫的被测不育系,供杂交组合选育及杂交种生产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316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