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紫外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95510.2 | 申请日: | 2017-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8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钢;卓毅;陈梓敏;范冰丰;马学进;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5/18 | 分类号: | C30B25/18;C30B29/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圣理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2 | 代理人: | 顿海舟;李唐明 |
地址: | 528222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包括基底材料、氧化铟籽晶层和氧化铟主体层;所述氧化铟籽晶层附着在基底材料的表面,所述氧化铟主体层附着在氧化铟籽晶层的表面。其通过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的方式制备,以有机金属三甲基铟作为铟源、高纯氧气作为氧源,四(二甲氨基)锡作为掺杂源制备获得。本发明的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厚度为20nm~1μm,电阻率小于5×10‑4Ω·cm,具有4.1~4.7eV的光学带隙,在300nm处的透过率大于50%,且光谱透射区域延伸到深紫外波段,还能精准控制表面形貌,适用于作为近紫外‑深紫外波段的透明导电薄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 透明 导电 薄膜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该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包括基底材料、氧化铟籽晶层和氧化铟主体层;所述氧化铟籽晶层附着在基底材料的表面,所述氧化铟主体层附着在氧化铟籽晶层的表面;所述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的电阻率小于5×10‑4Ω·cm;所述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具有4.1~4.7eV的光学带隙;所述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厚度为20nm~1μm;所述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在300nm处的透过率大于50%;所述氧化铟籽晶层和氧化铟主体层含有掺杂源锡,锡与铟的原子数量比例为1:100~1:4;所述氧化铟基透明导电薄膜采用MOCVD外延生长的方法获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佛山市中山大学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1955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