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型熄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06498.0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芳;张秦龙;白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榆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C10B39/04 | 分类号: | C10B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9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型熄焦装置,该装置利用射流冲击换热技术将红焦分层分区熄灭降温。采用水雾或惰性气体将在密封隧道中运行的红焦降温,控制水雾、惰性气体的分布、压力和流量,从而获得含水量达标的高质量兰炭,本发明设置成手自两用的便捷模式,达到高效率降温息焦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型熄焦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隧道型熄焦装置,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呈h型,其顶部为进料槽(1),所述的进料槽(1)中部安装有若干根通过从动齿轮(29)传动的分离旋杆(3),驱动齿轮(28)啮合从动齿轮(29)并通过箱体外侧的带轮(30)或手旋轮(37)带动;所述的进料槽(1)底部安装有带有喷嘴的第一层雾化喷淋管(4);所述的箱体腰部空腔内安装有由传送带(5)、传送带驱动齿轮(11)和从动齿轮组成的传输装置,在传送带驱动齿轮(11)和传送带从动齿轮之间安装有若干带有喷嘴的第二层喷淋管(6),在第一层雾化喷淋管(4)与传输装置之间安装有导流板(27),所述的传送带驱动齿轮(11)的箱体外侧同轴设置大带轮(38)或摇把(36);所述的箱体的左侧底部设置为后置冷凝水收集室(21),且在箱体上设置底端的后置冷凝水出口(22);箱体的右侧底部设置前置冷凝水收集室(18),在前置冷凝水收集室(18)的上边设置有筛孔挡板(17),在前置冷凝水收集室(18)的一侧设置前置冷凝水出口(19),在箱体的右侧壁上设置有兰炭出口(16)、自动控制面板(13)和显示屏(14);所述的箱体腰部下侧由斜板(20)连接左右两侧的后置冷凝水收集室(21)和前置冷凝水收集室(18);所述的第一层雾化喷淋管(4)和第二层喷淋管(6)伸出箱体外的一端均与水源或气源连通;所述的手旋轮(37)和大带轮(38)通过电动机(39)经一号带(40)和二号带(41)带动实现自动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0649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