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阀芯制动阀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21217.9 | 申请日: | 2017-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6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胡万强;李凌乐;刘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T15/06 | 分类号: | B60T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阀芯制动阀,包括阀体、左阀芯、左压缩弹簧、右阀芯、右压缩弹簧、端盖、顶杆;所述阀体上开有左阀孔、右阀孔、端盖孔、推板孔、进油孔、回油孔、回油通道、控制油口、螺钉孔、铰链孔,左阀芯安装在阀体内的左阀孔内并可沿阀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左压缩弹簧安装在阀体内的左阀孔内并与左阀芯下端接触,右阀芯安装在阀体内的右阀孔内并可沿阀体的轴线方向移动,右压缩弹簧安装在所述阀体内的右阀孔内并与所述右阀芯下端接触,端盖安装在所述阀体上端的端盖孔内并与所述端盖孔上端平齐,顶杆安装在所述端盖中间通孔并可沿通孔上下移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对工程机械前后车轮的同时制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阀芯 制动 | ||
【主权项】:
1.一种双阀芯制动阀,包括阀体(1)、左阀芯(2)、左压缩弹簧(4)、右阀芯(9)、右压缩弹簧(7)、端盖(15)、顶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开有左阀孔(101)、右阀孔(102)、端盖孔(105)、推板孔(104)、进油孔(P1、P2)、回油孔(T)、回油通道(103)、控制油口(A、B)、螺钉孔(106)、铰链孔(107),其中,所述进油孔(P1、P2)包括左进油孔(P1)、右进油孔(P2),所述左进油孔(P1)与所述左阀孔(101)垂直连通,所述右进油孔(P2)与所述右阀孔(102)垂直连通,所述回油通道(103)与所述回油孔(T)垂直相通,所述控制油口(A、B)包括左控制油口(A)、右控制油口(B),所述左控制油口(A)与所述左阀孔(101)垂直连通,所述右控制油口(B)与所述右阀孔(102)垂直连通,所述推板孔(104)为长方形孔,所述螺钉孔(106)为阶梯孔,数量为4个且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铰链孔(107)为双耳形;所述左阀芯(2)包括轴一(201)、轴二(202)、沿轴线方向的内孔一(204)以及与内孔一(204)垂直相通的通孔一(203),所述左阀芯(2)安装在所述阀体(1)内的左阀孔(101)内并可沿阀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左压缩弹簧(4)安装在所述阀体(1)内的左阀孔(101)内并与所述左阀芯(2)下端接触;所述右阀芯(9)包括轴三(901)、轴四(902)、沿轴线方向的内孔二(904)以及与内孔二(904)垂直相通的通孔二(903),所述右阀芯(9)安装在所述阀体(1)内的右阀孔(102)内并可沿所述阀体(1)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右压缩弹簧(7)安装在所述阀体(1)内的右阀孔(102)内并与所述右阀芯(9)下端接触;所述端盖(15)为形状为圆柱形,包括圆孔一(1501)、螺纹孔(1502)、圆孔二(1503),所述螺纹孔(1502)数量为四个且沿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端盖(15)加装密封圈后安装在所述阀体(1)上端的端盖孔(105)内并与所述端盖孔(105)上端平齐;所述顶杆(11)包括球头(1101)、轴五(1102)、轴六(1103)、轴七(1104)、轴八(1105),所述顶杆(11)安装在所述端盖(15)中的圆孔一(1501)并可上下移动;还包括推板(10),所述推板(10)为形状为长方体,与所述阀体(1)中的推板孔(104)形成间隙配合,所述推板(10)上开有圆孔三(1002)以及对称分布且直径相同的圆孔四(1001)、圆孔五(1003),所述圆孔四(1001)与所述左阀芯(2)中的轴一(201)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圆孔五(1003)与所述右阀芯(9)中的轴三(901)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圆孔三(1002)与所述顶杆(11)中的轴八(1105)形成过盈配合;还包括顶板(13),所述顶板(13)为圆环形,其外圆与所述阀体(1)的端盖孔(105)形成间隙配合,其内孔与所述顶杆(11)中的轴七(1104)形成间隙配合;还包括上压缩弹簧(12),所述上压缩弹簧(12)安装在所述顶板(13)和所述阀体(1)中的端盖孔(105)之间;所述端盖孔(105)的直径大于所述推板孔(104)的直径,所述左阀孔(101)与所述右阀孔(102)均为等直径的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学院,未经许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221217.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成型机
- 下一篇:挤压造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