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苯酚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382.2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29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云;邵长伦;王美;信兰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C12N1/14;C12R1/8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真菌来源的苯酚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同时制备苯酚类衍生物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在菌种培养基中对海洋真菌Penicillium purpurogenum进行菌种培养,再在发酵培养基中对上述海洋真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发酵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4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后减压浓缩得粗浸膏,进行色谱分离,分别得到化合物1‑3;所述苯酚类衍生物1‑3具有如下结构: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真菌 来源 苯酚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同时制备苯酚类衍生物1‑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先在菌种培养基中对海洋真菌Penicillium purpurogenum进行菌种培养,再在发酵培养基中对上述海洋真菌进行发酵培养,得发酵物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4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后减压浓缩得粗浸膏,进行色谱分离,分别得到化合物1‑3;其中所述的菌种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酵母膏、蛋白胨、琼脂、粗海盐、水;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中含有大米、粗海盐、水;所述的色谱分离为依次进行正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反相硅胶柱色谱分离、凝胶柱色谱分离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所述苯酚类衍生物1‑3具有如下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38238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异源生物合成灵芝酸的方法
- 下一篇:生产目标物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