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锥齿轮传动的双旋翼涵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3778.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00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华;周博;汪巨基;贺小飞;王鑫;黄彦彦;杨勇;祝晋旋;杨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B64C27/59;B64D27/24;F16H57/038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涉及涵道式旋翼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锥齿轮传动的双旋翼涵道系统,其包括第一旋翼机构、第二旋翼机构、涵道、锥齿轮、电机输入轴、多个支撑辅助齿轮、多根辅助支撑轴,第一旋翼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以及位于第一齿轮中间的第一旋翼,第二旋翼机构包括第二齿轮以及位于第二齿轮中间的第二旋翼,该双旋翼涵道系统通过电机带动锥齿轮旋转,锥齿轮同时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旋转,也即是第一旋翼与第二旋翼旋转且两者旋转的方向相反,同时第一旋翼与第二旋翼通过连接轴连接在一起,第一旋翼与第二旋翼实现同速反转,能够有效地消除第一旋翼与第二旋翼的扭矩,更方便实现对无人机的姿态控制,提高了使用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齿轮 传动 双旋翼涵道 系统 | ||
【主权项】:
基于锥齿轮传动的双旋翼涵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旋翼机构、第二旋翼机构、涵道(1)、锥齿轮(2)、电机输入轴(3)、多个支撑辅助齿轮(4)、多根辅助支撑轴(5);第一旋翼机构与第二旋翼机构结构相同,且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旋翼机构设置在第二旋翼机构的上方,第一旋翼机构包括第一齿轮(61)以及位于第一齿轮(61)中间的第一旋翼(62),第二旋翼机构包括第二齿轮(71)以及位于第二齿轮(71)中间的第二旋翼(72),第一旋翼(62)与第二旋翼(72)通过连接轴(8)连接在一起;电机输入轴(3)一端与锥齿轮(2)连接,一个支撑辅助齿轮(4)通过一根辅助支撑轴(5)连接设置在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71)之间,辅助支撑轴(5)设置在涵道(1)上,锥齿轮(2)、支撑辅助齿轮(4)分别与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71)相匹配啮合连接,且锥齿轮(2)与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71)相垂直,第一旋翼(62)与第二旋翼(72)能够绕连接轴(8)旋转,一个支撑辅助齿轮(4)能够绕其对应的一根辅助支撑轴(5)旋转;涵道(1)包括内壁、外壁的圆环结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环缝、第二环缝,外壁上设置有轴孔,电机输入轴(3)匹配穿过轴孔,锥齿轮(2)、第一齿轮(61)、第二齿轮(71)、支撑辅助齿轮(4)设置在涵道(1)的内壁、外壁之间,第一旋翼(62)与第一齿轮(61)相连接处位于第一环缝处,第二旋翼(72)与第二齿轮(71)相连接处位于第二环缝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2377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