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低速电动汽车防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7298.2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扬 |
主分类号: | B60R19/04 | 分类号: | B60R19/04;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800 山东省聊城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低速电动汽车防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所述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低速电动汽车防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电动汽车本体、保险杠、用于将保险杠安装在电动汽车本体的前端上的保险杠连接装置、吸能修复装置,所述吸能修复装置包括若干小碰撞吸能修复装置、若干小碰撞吸能装置、若干大碰撞吸能修复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提高了驾乘者的舒适感,具有五重缓冲吸能机构,进而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缓冲吸能性能,同时这种缓冲吸能装置的设置还具有可复位性能,实用性强,适宜于大规模推广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自动 修复 功能 低速 电动汽车 碰撞 安全 防护 系统 | ||
【主权项】:
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低速电动汽车防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自动修复功能的低速电动汽车防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电动汽车本体(1)、保险杠(2)、用于将保险杠(2)安装在电动汽车本体(1)的前端上的保险杠连接装置(3)、吸能修复装置;所述保险杠(2)从前向后包括保险杠金属前壳(21)、弹性体层(22)、保险杠金属后壳(23),所述弹性体层(22)由热固性弹性体或热塑性弹性制成,弹性体层(22)内纵向设有若干的锥形通孔(24),锥形通孔(24)的靠近保险杠金属前壳(21)端的直径大于其靠近保险杠金属后壳(23)端的直径;所述保险杠连接装置(3)包括分别安装在电动汽车本体(1)前端左右两侧的垂直于地面的两纵板(31);各纵板(31)的前端安装有一垂直向排列的若干纵柱(32),纵柱(32)的直径小于纵板(31)的宽度;各纵柱(32)的径向外周表面套装有第四压簧(33),第四压簧(33)的前端与保险杠金属后壳(23)的后侧面相接触、第四压簧(33)的后端与纵板(31)的前侧面接触,各纵柱(32)穿过保险杠(2)且纵柱(32)的前端设有螺纹并安装有螺栓(34),通过螺栓(34)与压簧(33)将保险杠(2)固定在纵柱(32)上;两纵板(31)之间连接有一垂直向排列的若干横梁(35);电动汽车本体(1)上两纵柱(32)之间横梁(35)的后侧安装有蓄电池(7);所述吸能修复装置包括若干小碰撞吸能修复装置(4)、若干小碰撞吸能装置(5)、若干大碰撞吸能修复装置(6);所述小碰撞吸能修复装置(4)包括第一纵向支撑杆(41)、第一吸能套筒(42)、第一压簧(43),第一吸能套筒(42)的后端与横梁(35)连接,第一纵向支撑杆(41)的前端与保险杠金属后壳(23)相接触,第一纵向支撑杆(41)的垂向截面呈圆形且其直径略小于第一吸能套筒(42)的内径,第一纵向支撑杆(41)的后端插入第一吸能套筒(42)内,第一纵向支撑杆(41)的后端与横梁(35)之间安装有第一压簧(43);第一吸能套筒(42)的内侧面上靠近其后端位置横向设有销钉孔且销钉孔内安装有第一限位销钉(44);所述小碰撞吸能装置(5)包括第三顶板(51)、活塞杆座(52)、活塞杆(53)、活塞(54)、工作缸(55)、储油缸(56)、油缸支座(57),所述活塞杆(53)纵向设置,活塞杆(53)的前端连接有第三顶板(51),第三顶板(51)与保险杠金属后壳(23)相连;活塞杆(53)后端装有活塞(54),并伸进工作缸(55),工作缸(55)安装在储油缸(56)内,工作缸(55)前部安装有油封(58),活塞(54)上安装有伸张阀(59)和流通阀(510),工作缸(55)后端安装有压缩阀(511)和补偿阀(512);储油缸(56)安装在油缸支座(57)上,油缸支座(57)连接在横梁(35)上;所述大碰撞吸能修复装置(6)包括第二纵向支撑杆(61)、第二吸能套筒(62)、第二压簧(63)、两第二纵向支撑杆活动限位装置(60);第二吸能套筒(62)的后端与横梁(35)连接,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前端设有第二顶板(64),第二顶板(64)位于保险杠金属后壳(23)的后侧且第二顶板(64)与保险杠金属后壳(23)的后侧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垂向截面呈圆形且其直径略小于第二吸能套筒(62)的内径,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径向外周表面上设有环状限位槽(65)且环状限位槽(65)所在平面垂直于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中轴线;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后端插入第二吸能套筒(62)内,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后端与横梁(35)之间安装有第二压簧(63);两第二纵向支撑杆活动限位装置(60)分别安装在第二吸能套筒(62)的远离横梁(35)端的左、右两侧;第二纵向支撑杆活动限位装置(60)均包括横向套筒(66)、第三压簧(67)、电磁铁(68)、限位铁插销(69),横向套筒(66)的中轴线垂直于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中轴线,横向套筒(66)的桶口朝向第二纵向支撑杆(61),横向套筒(66)内插装有限位铁插销(69),横向套筒(66)的桶底安装有电磁铁(68),电磁铁(68)通过第三压簧(67)与电磁铁(68)相连,当电磁铁(68)不通电时,限位铁插销(69)插入第二纵向支撑杆(61)的环状限位槽(65)内将第二纵向支撑杆(61)固定在第二吸能套筒(62)上,当电磁铁(68)通电时,限位铁插销(69)从环状限位槽(65)拔出第二纵向支撑杆(61); 电磁铁(68)通过线路与蓄电池(7)相连;第二吸能套筒(62)的内侧面上靠近其后端位置横向设有销钉孔且销钉孔内安装有第二限位销钉(610);弹性体层(22)上设有纵向设置的若干压力传感器安装锥孔(36),压力传感器安装锥孔(36)的前端的直径大于其后端的直径,压力传感器安装锥孔(36)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37),大碰撞吸能修复装置(6)的电磁铁(68)通过连接线路(611)与压力传感器(37)相连;当压力传感器(37)检测到电动汽车发生大碰撞时,大碰撞吸能修复装置(6)伸长并使其前端的第二顶板(64)与保险杠金属后壳(23)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扬,未经徐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5729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用型锯削式采煤机滚筒
- 下一篇:一种采煤装置防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