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优特钢棒材控轧控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3919.6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59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余伟;陈雨来;詹智敏;何安瑞;程知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37/74 | 分类号: | B21B37/74;B21B45/02;B21B1/16;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优特钢棒材控轧控冷方法,属于轧钢生产控轧控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工艺过程是:规格为Φ12‑70mm的棒材控轧控冷采用“短冷却‑Ⅰ段短温度回复‑短冷却‑Ⅱ段长温度回复‑短冷却”间断冷却、温度回复循环控制工艺。短冷却采用水冷却方式,Ⅰ段控制冷却、Ⅱ段控制冷却、Ⅲ段控制冷却均采用短冷却方式,冷却器长度为500‑1000mm。冷却水压力为0.5~1.5MPa,温度回复采用空气冷却方式,Ⅰ段短温度回复长度1000‑1800mm,Ⅱ段长温度回复长度2400‑3600mm。本发明在满足棒材机械性能基础上,解决了传统控轧控冷工艺中表层出现较深淬火层的难题,有效避免了表层淬火马氏体组织出现,实现组织类型控制,同时保证了表层及心部温度较好的均匀性,表层及心部温差≤50℃。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优特钢棒材控轧控冷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优特钢棒材控轧控冷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短冷却‐Ⅰ段短温度回复‐短冷却‐Ⅱ段长温度回复‐短冷却”间断冷却、温度回复循环控制工艺,主要步骤如下:步骤1:成品规格为Φ12‐70mm的棒材经中轧机组轧完后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Ⅰ段控制冷却区,将990~1060℃的棒材冷却到860~950℃;步骤2:棒材经2#飞剪剪切并进入精轧机组进行轧制;步骤3:棒材经精轧机组轧完后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Ⅱ段控制冷却区,将900~1000℃的棒材冷却到750~820℃;步骤4:棒材经3#飞剪剪切并进入减定径机组进行轧制;步骤5:棒材经减定径机组轧完后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Ⅲ段控制冷却区,将750~850℃的棒材冷却到600~680℃;步骤6:棒材经4#飞剪剪切后由传输辊道输送进入冷床进行空冷;其中,步骤1中Ⅰ段控制冷却、步骤3中Ⅱ段控制冷却、步骤5中Ⅲ段控制冷却均采用短冷却方式,冷却器长度为500‐1000mm;采用两段空冷回复方式,Ⅰ段短温度回复长度1000‐1800mm,Ⅱ段长温度回复长度2400‐3600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47391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