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蕉离体培养增殖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3914.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1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炜婳;林争春;赖钟雄;温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野生蕉离体培养增殖方式,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离体增殖领域。利用野生蕉离体培养过程中特有的块状组织为材料,分别通过增殖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进行培养,增殖速度快,且操作简便,不容易污染。总之,使用野生蕉组织培养过程中特有的块状组织,以及上述两种培养基,可有效的控制块状组织的生长状态,用于三明野生蕉小苗的增殖、分化以及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且培养基相对于传统的培养基更简便,只用一种生长调节剂即可。这种操作简便、成本降低、增殖率高、污染率低的方式及培养基将有广阔的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蕉离体 培养 增殖 方式 | ||
【主权项】:
1.一种野生蕉离体培养增殖方式,其特征在于:将野生蕉的块状组织,在超净工作台上切成黄豆大小,分别通过增殖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进行培养,块状组织增殖培养基中的块状组织长至直径3 cm大小后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期间培养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所述的增殖培养基为MS+6‑BA 4.0 mg/L;所述的分化培养基为MS+NAA 2.0 mg/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50391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