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625693.7 申请日: 2017-07-27
公开(公告)号: CN107306665A 公开(公告)日: 2017-11-03
发明(设计)人: 陈祖瑶;陈孟谈;周金忠;王思丽;别平洋;陈孟树;陈孟栋;陈孟元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4 分类号: A01G1/04;C05G1/00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代理人: 李静
地址: 550000 贵州省***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或选取自动调控温湿度的红托竹荪周年栽培大棚;步骤2、按重量份数称取杂木屑发酵料、玉米芯、麦麸、黄豆粉、石膏粉、以及加入适量的水,用塑料袋装料制棒,并经过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获得红托竹荪菌棒;步骤3、把步骤2中得到的红托竹荪菌棒运到可以自动调控温度和湿度的红托竹荪周年栽培大棚内覆土出菇。本发明中,可以给红托竹荪周年栽培的菌丝培养、子实体形成及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温度、温度、空气和光照,达到全年都可以出菇,都有新鲜竹荪上市的目的,提高产品市场占率,增加生产效益的目的。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竹荪 周年 栽培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红托竹荪周年出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搭建自动调控温湿度的红托竹荪周年栽培大棚;步骤2、按重量份数称取50‑65份的杂木屑发酵料、15‑30份的玉米芯、15‑25份的麦麸、1‑4份的黄豆粉、1‑4份的石膏粉、0.4‑1份的白糖、0.1‑1.4份的KH2PO4、0.1‑0.4份的MgSO4、以及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60‑65%,装入菌袋中,采用涡口插棒的方式封口,然后进行灭菌,冷却,再在无菌室或无菌箱中拨去插棒,采用中间接种的方法,接入菌种块,塞好棉塞,运到发菌室中,在20‑26℃下避光培养发菌,菌袋布满菌丝后,继续培养8‑15天获得红托竹荪菌棒;步骤3、把步骤2中得到的红托竹荪菌棒运到可以自动调控温湿度的红托竹荪周年栽培大棚内覆土,边覆土边浇水,确保菌棒与覆土材料不留空隙,然后保持温度20‑26℃,湿度70‑80%,头1‑3天,如果温度适宜则不通风,以后每天通风0.5‑1小时,培养15‑50天,菌丝长出土面;步骤4、菌丝长出土面后进入出菇管理期,并向床面喷洒水雾保持土面处于湿润状态,保持空气湿度至80‑95%,夜间温度控制在13‑20℃,白天温度为18‑26℃,光照强度为100‑300lux;夏秋高温季节早晚各通风0.5‑3小时,冬、春低温季节中午通风0.5‑1.5小时,保持棚内的空气清新,刺激原基的分化;7‑10天后原基长大形成小竹蛋,此时应将棚内空气湿度降至75‑85%,棚内温度低温保持在13℃以上、高温保持在26℃以下,光照强度100‑300lux,菌床表面湿度仍然保持处于湿润状态,每天通风换气2‑4次,每次时间为0.5‑1小时;25‑35天后竹蛋长大成熟,可以采收销售保鲜竹蛋,或让竹蛋破壳形成子实体;步骤5、竹蛋采收要根据储运时间来确定成熟度,采摘时间为上午8‑12点,下午17‑19点,采摘时一手托住竹蛋,另一手用小刀将竹蛋从基部割下;或者用手抓住竹蛋轻轻的扭转180°将其采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高原蓝梦菇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256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