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物联网的杂波能量收集的固支梁混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698368.3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廖小平;陈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D7/16 | 分类号: | H03D7/16;H03H7/01;H03H7/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物联网的杂波能量收集的固支梁混频系统,该混频系统由混频器、本地振荡器、LC带阻滤波器、AC/DC模块、充电电池和中频滤波器构成;其中LC带阻滤波器有两个平面电感和两个电容式固支梁,通过简单的控制LC带阻滤波器的电容式固支梁的下拉驱动电压来调节接入滤波网络的电容的大小,从而调节LC带阻滤波器的阻带频域,使得混频系统中无法通过中频滤波器的杂波可以通过LC带阻滤波器,进而被AC/DC模块转换,由充电电池收集。通过这些结构简单高效地实现了混频系统中杂波能量的收集,改善了电路的电磁兼容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联网 能量 收集 固支梁 混频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面向物联网的杂波能量收集的固支梁混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混频系统由混频器(1)、本地振荡器(2)、LC带阻滤波器(3)、AC/DC模块(4)、充电电池(5)和中频滤波器(6)构成;其中,输入信号从混频器(1)的输入端接入,混频器(1)与本地振荡器(2)相连,混频器(1)的输出端接中频滤波器(6)输入端,同时也连接LC带阻滤波器(3)的输入端,LC带阻滤波器(3)级联AC/DC模块(4),AC/DC模块(4)连接充电电池(5),中频滤波器(6)的输出端输出中频信号;实现了杂波能量的收集,改善了电磁兼容环境;所述中频滤波器(6)为LC带通滤波器,其由第一平面电感(L1)、第二平面电感(L2)和第一电容式固支梁(K1)、第二电容式固支梁(K2)构成,其中,第一电容式固支梁(K1)的一端作为微波信号输入端口,另一端连接第一平面电感(L1),第一电容式固支梁(K1)的金属极板连接地,第一平面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平面电感(L2)、第二电容式固支梁(K2)相连,第二平面电感(L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式固支梁(K2)的另一端悬空,第二电容式固支梁(K2)的金属极板引线作为滤波器的输出端;所述LC带阻滤波器由第三平面电感(L3)、第四平面电感(L4)和第三电容式固支梁(K3)、第四电容式固支梁(K4)构成,其中,第四电容式固支梁(K4)的一端作为微波信号输入端口,另一端连接第四平面电感(L4),第四电容式固支梁(K4)的金属极板连接地,第四平面电感(L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平面电感(L3)、第三电容式固支梁(K3)相连,第三平面电感(L3)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式固支梁(K3)的另一端悬空,第三电容式固支梁(K3)的金属极板引线作为滤波器的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69836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