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槐黄酮G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716744.7 | 申请日: | 2017-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孙仲琳;孙世昶;何建明;蓝江儿;穆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352 | 分类号: | A61K31/352;A61K31/496;A61K45/00;A61P31/04;C07D311/32;C07D31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吴桂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药学技术领域,涉及中草药苦豆子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槐黄酮G(Sophoraflavanone G)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中,经对于含有NorA耐药外泵基因的耐氟喹诺酮类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株SA1199B实验显示,槐黄酮G与抗生素诺氟沙星配伍时能使诺氟沙星的最低抑菌浓度值降低16倍;本发明中槐黄酮G能使诺氟沙星的用药量减少到该种抗生素单独抑菌用量的1/16,经动物体内抗菌实验验证,槐黄酮G与抗生素诺氟沙星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金葡菌感染作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槐黄酮G可用于制备抗生素诺氟沙星增效药物。 | ||
搜索关键词: | 诺氟沙星 抗生素 制备 抗耐药菌药物 抑菌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金葡菌感染 体内抗菌实验 氟喹诺酮类 药学技术 增效药物 苦豆子 用药量 可用 配伍 中草药 应用 协同 验证 基因 | ||
【主权项】:
1.式(I)的化合物槐黄酮G在制备抗耐药菌药物中的应用,其中,化合物槐黄酮G通过下述方法分离制备,乙醇加热提取中草药苦豆子根,浓缩得到浸膏,用水混悬,乙酸乙酯萃,得萃取物;萃取物经过反复硅胶柱色谱和凝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式(I)所示的二氢黄酮类化合物槐黄酮G,其中,硅胶柱色谱中使用硅胶为200‑300目和300‑400目,溶剂为氯仿‑丙酮95∶5~9∶1;凝胶柱色谱中使用凝胶为Sephadex LH‑2葡聚糖凝胶,溶剂为氯仿‑甲醇1∶1;所述的分离纯化得到的槐黄酮G纯度大于98.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1674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