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式烷基化反应装置和反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61814.0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33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会;温朗友;宗保宁;慕旭宏;喻惠利;俞芳;郜亮;夏玥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0/00 | 分类号: | C10G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包括两段组合立式反应器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在一段反应器强化了烯烃初始反应时在酸烃乳液中的分散强度,并在二段反应器中加入循环异丁烷和可选加入的一种酸催化剂助剂,强化了异构烷烃在液体酸中的溶解度,加快了氢转移反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烷基化 反应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立式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段反应器(1)、分离器(2)、聚结器(3)、循环酸泵(4)、循环烃泵(5)、脱异丁烷塔(6)、压缩机(7)、异丁烷返回线(8)、循环酸管线(9)、新鲜原料进料线(10)、混合酸烃排出管线(11),气相排出管线(12),聚结酸返回线(13),循环烃线(14),聚结烃相返回线(15),分离酸相返回线(16),分离烃相采出线(17),循环异丁烷线(18),脱异丁烷塔进料线(19),正丁烷采出线(20),烷基化产物采出线(21),二段反应器(22),反应进料预混器(23),酸催化剂进料线(24),管线(25);其中,所说的一段反应器(1)通过管线(25)与二段反应器(22)连接,酸催化剂助剂进料线(24)与管线(25)通联;二段反应器(22)出口设置混合酸烃排出管线(11)与分离器(2)连接,分离器(2)下部设置分离酸相返回线(16)与酸循环泵(4)连接,分离器(2)与聚结器(3)通过分离烃相采出线(17)连接,聚结器(3)下部有聚结酸返回线(13)与酸循环泵(4)连接,酸循环泵(4)再通过循环酸管线(9)与一段反应器(1)的底部连接;聚结器(3)中部设置聚结烃相返回管线(15)与循环烃泵(5)连接,循环烃泵(5)再经聚结烃相返回管线(15)与反应进料预混器(23)连接,新鲜原料进料管线(10)也与反应进料预混器(23)连接;气相排出管线(12)用于排出分离器(2)的气相组分,所述气相组分经压缩机(7)压缩冷凝后通过异丁烷返回管线(8)与循环异丁烷线(18)混合,并与酸催化剂进料线(24)连接;聚结器(3)中分离出的烷基化流出物经脱异丁烷塔进料线(19)进入脱异丁烷塔(6),其塔顶分出的气相异丁烷冷凝后经循环异丁烷线(18)并入异丁烷返回管线(8),塔中上部设置正丁烷采出线(20)用以采出正丁烷,塔釜设置烷基化产物采出线(21)用于采出烷基化产物;所述的一段反应器(1)设置有自下而上的B反应区和A反应区,并在A反应区和B反应区中均设置内扰流件且使设置了内扰流件的A反应区的混合强度大于设置了内扰流件的B反应区的混合强度;所述的二段反应器(22)中也设置内扰流件且二段反应器(22)的混合强度小于一段反应器(1)的B反应区的混合强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6181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溶剂油加氢脱芳烃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催化裂化油浆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