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电驱控制式金属软管抗压式切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795937.6 | 申请日: | 201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2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王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21/00 | 分类号: | B23D21/00;B23D33/00;B23D3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4024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度电驱控制式金属软管抗压式切割装置,通过电控伸缩杆(6)连接所连衬托(1),结合电控伸缩杆(6),以及针对金属软管(8)固定设置,实现衬托(1)在对应金属软管(8)内的移动,再基于衬托(1)内两圆柱体之间与电控旋转刀盘(5)刀盘厚度相适应的间距,结合测距传感器(16)针对电控旋转刀盘(5)上刀盘在衬托(1)内两圆柱体之间位置的实时捕获,通过具体所设计的电机驱动电路(18),经转动电机(4)针对电控旋转刀盘(5)实现下刀、回位、再下刀的智能化控制,实现针对金属软管(8)的切割,整个过程实现一键化操作,在保证金属软管(8)切割工作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避免切割端口变形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控制 金属软管 抗压 切割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高精度电驱控制式金属软管抗压式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各个衬托(1)、基座(2)、转动臂(3)、卡位装置(7)、转动电机(4)和控制模块(14),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的电控旋转刀盘(5)、电控伸缩杆(6)、电源(15)、控制按钮(17)、电机驱动电路(18);其中,转动电机(4)经电机驱动电路(18)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电源(15)经控制模块(14)分别为控制按钮(17)、电控旋转刀盘(5)、电控伸缩杆(6)进行供电,同时,电源(15)依次经控制模块(14)、电机驱动电路(18)为转动电机(4)进行供电;控制模块(14)、电源(15)、控制按钮(17)和电机驱动电路(18)设置于基座(2)上表面;电机驱动电路(18)包括第一NPN型三极管Q1、第二NPN型三极管Q2、第三PNP型三极管Q3、第四PNP型三极管Q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其中,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控制模块(14)的正级供电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分别连接在转动电机(4)的两端上,同时,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并接地;第一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三PNP型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接,并经第二电阻R2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第二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第四PNP型三极管Q4的基极经第四电阻R4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转动电机(4)上驱动杆的端部与转动臂(3)的一端相连接,转动臂(3)与转动电机(4)上驱动杆相垂直,转动臂(3)随转动电机(4)上驱动杆的转动而转动,电控旋转刀盘(5)与转动臂(3)的另一端固定相连,电控旋转刀盘(5)随转动臂(3)转动而转动,电控旋转刀盘(5)上刀盘所在面与转动臂(3)随转动电机(4)上驱动杆的转动面相平行或共面;转动电机(4)固定设置于基座(2)的上表面,电控旋转刀盘(5)上刀盘所在面与基座(2)上表面相垂直,且电控旋转刀盘(5)随转动臂(3)转动过程中,电控旋转刀盘(5)上刀盘与基座(2)上表面相接触;各个衬托(1)分别与各类直径的金属软管(8)一一对应,分别针对各个衬托(1),衬托(1)包括第一圆柱体(9)、第二圆柱体(10)、硬质连接条(11)和测距传感器(16),第一圆柱体(9)形状尺寸与第二圆柱体(10)形状尺寸相同,衬托(1)中圆柱体的外径与对应金属软管(8)的内径相适应,衬托(1)中第一圆柱体(9)的其中一端经硬质连接条(11)与第二圆柱体(10)的其中一端相连接,第一圆柱体(9)的中心线与第二圆柱体(10)的中心线共线,硬质连接条(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连圆柱体端部的边缘相固定连接,且第一圆柱体(9)与第二圆柱体(10)彼此相对端面之间的间距与电控旋转刀盘(5)的刀盘厚度相适应,测距传感器(16)内嵌设置于第一圆柱体(9)上面向第二圆柱体(10)的端面上,且测距传感器(16)所设位置与第一圆柱体(9)该端面边缘所连硬质连接条(11)的位置相邻,且彼此之间间距为0,测距传感器(16)的测距端与其所设第一圆柱体(9)上的端面相平齐,且测距传感器(16)的测距方向指向与之相对的第二圆柱体(10)端面;各个衬托(1)分别与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前端活动连接,其中,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前端与衬托(1)其中一圆柱体上背向另一圆柱体的端面相活动连接,且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所在直线与所连衬托(1)中圆柱体中心线共线,测距传感器(16)与控制模块(4)可拆分式连接;电控伸缩杆(6)的电机通过固定条(12)设置于基座(2)上表面,电控伸缩杆(6)的电机位于电控旋转刀盘(5)的刀盘所在面的一侧,且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所在直线与电控旋转刀盘(5)的刀盘所在面相垂直,以及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在基座(2)上表面的竖直投影所在直线穿过电控旋转刀盘(5)上刀盘与基座(2)上表面相接触位置,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顶端所连衬托(1)中两圆柱体之间的硬质连接条(11),在竖直方向上位于两圆柱体的最低位置,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底端到电控旋转刀盘(5)上刀盘所在面的距离定义为a,所有衬托(1)中圆柱体的长度彼此相等、均定义为b,a>b,衬托(1)中两圆柱体彼此相对端面之间的间距定义为c;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的最大长度大于或等于a‑b之差,且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的最小长度小于或等于a‑2b‑c的差值;卡位装置(7)包括两个夹具(13),两个夹具(13)分别活动设置于电控伸缩杆(6)上伸缩杆的两侧,两个夹具(13)的位置彼此相对,且两个夹具(13)彼此相向移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永兴金属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79593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钒铬渣的系统
- 下一篇:处理转炉钒铬渣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