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废水中矿物油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862918.0 | 申请日: | 2016-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59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哲夫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5055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矿物油的深度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粗格栅、微泡气浮矿物油吸附装置、矿物油催化重化解吸反应器、一次沉淀池、pH值调节池、曝气硝化池、生物脱氮池、二次沉淀池、净水池。本系统创造性的利用了π‑烯丙基镍化合物对矿物油分子的催化作用,当废水中的矿物油被改性硅藻土吸附并处于200~250℃的温度下,在π‑烯丙基镍化合物的催化下,矿物油分子中的C‑H键会发生短暂的断裂,并快速再结合为C‑C键或C‑H键,而C‑H键会再次发生断裂,C‑C键则因π‑烯丙基镍化合物的催化作用有限而不会再发生断裂,因此可使碳链较短的矿物油分子逐渐合成为碳链较长的重油分子。 | ||
搜索关键词: | 矿物油 镍化合物 烯丙基 断裂 催化作用 碳链 催化 去除 废水 深度处理系统 二次沉淀池 改性硅藻土 生物脱氮池 一次沉淀池 处理系统 工业废水 吸附装置 重油分子 反应器 粗格栅 集水井 净水池 硝化池 曝气 气浮 微泡 吸附 化解 | ||
【主权项】:
1.一种去除工业废水中矿物油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集水井、粗格栅、微泡气浮矿物油吸附装置、矿物油催化重化解吸反应器、一次沉淀池、pH值调节池、曝气硝化池、生物脱氮池、二次沉淀池、净水池;其中含矿物油的工业废水通过废水管线进入集水井,集水井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粗格栅,粗格栅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微泡气浮矿物油吸附装置,微泡气浮矿物油吸附装置中的π‑烯丙基镍化合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膜在完全吸附矿物油后会被不锈钢机械臂抓取,并被送入矿物油催化重化解吸反应器,矿物油催化重化解吸反应器中生成的重油从重油排出口排出并被回收再利用,同时,微泡气浮矿物油吸附装置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一次沉淀池,一次沉淀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pH值调节池,pH值调节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曝气硝化池,曝气硝化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生物脱氮池,生物脱氮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二次沉淀池,二次沉淀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连接净水池,净水池的出口通过废水管线将处理后的净化出水外排;其中,微泡气浮矿物油吸附装置采用高强度玻璃钢材质,其底部装有9支超微细气泡发生器,装置的液面之上容纳一张横向放置的π‑烯丙基镍化合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膜,其左侧上部装有进水阀门,右侧底部装有出水阀门,该装置右侧壁因与高温的矿物油催化重化解吸反应器相连,因此贴覆有气凝胶毡隔热层,气凝胶毡隔热层顶端装有不锈钢机械臂及转珠轴承;其中,矿物油催化重化解吸反应器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质,反应器的容积为330m3,其底部装有5部电热鼓风风机,装置内部安装有一套不锈钢膜架,膜架上竖直放置5张待高温处理的π‑烯丙基镍化合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膜,其底部右侧设有重油排出口;经过粗格栅初步去除大粒径物质的含有矿物油的工业废水通过微泡气浮矿物油吸附装置左侧上部的进水阀门进入装置内部,9支超微细气泡发生器开始工作,产生直径小于50μm的超微细气泡,超微细气泡会夹带废水中的矿物油分子一同上浮,并使其被液面之上的π‑烯丙基镍化合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膜吸附,完全吸附矿物油的π‑烯丙基镍化合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膜被不锈钢机械臂抓取,并被竖直放置在矿物油催化重化解吸反应器中的不锈钢膜架上,反应器底部的5部电热鼓风风机可以产生200~250℃的高温空气,在此温度下并在π‑烯丙基镍化合物的催化下,矿物油分子中的C‑H键会发生短暂的断裂,并快速再结合为C‑C键或C‑H键,而C‑H键会再次发生断裂,C‑C键则因π‑烯丙基镍化合物的催化作用有限而不会再发生断裂,因此可使碳链较短的矿物油分子逐渐合成为碳链较长的重油分子,同时,重油分子会在高温下从π‑烯丙基镍化合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膜中解吸,汇聚后从反应器底部右侧的重油排出口排出;π‑烯丙基镍化合物改性硅藻土吸附膜的面积为11.2m2,π‑烯丙基镍化合物的含量为17.6g/m2,π‑烯丙基镍化合物的纯度为95.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哲夫,未经张哲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862918.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