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刚-柔-软耦合的仿人机器人脊柱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59803.3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8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甘春标;葛一敏;田蒋仁;徐小峰;能一鸣;朱小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乔占雄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刚‑柔‑软耦合的仿人机器人脊柱结构。该脊柱结构包括若干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椎体,所述的椎体依次层叠形成柱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设有弹性软体;所述弹性软体上与椎体接触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腔,所述椎体上与弹性软体接触的表面设有与凹腔对应的凸起;所述的弹性软体包括中间体和环形套设在中间体外侧的环体,所述环体的流动性高于中间体的流动性。该脊柱结构弹性软体和椎体之间通过凹腔和凸起进行限位,降低在柱体弯曲时,弹性软体被挤出的风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人机 脊柱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刚‑柔‑软耦合的仿人机器人脊柱结构,包括若干由刚性材料制成的椎体(21),所述的椎体(21)依次层叠形成柱体(2),相邻两个椎体(21)之间设有弹性软体(2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体(22)上与椎体(21)接触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凹腔(222),所述椎体(21)上与弹性软体(22)接触的表面设有与凹腔(222)对应的凸起(213);所述的弹性软体(22)包括中间体(221)和环形套设在中间体(221)外侧的环体(223),所述环体(223)的流动性高于中间体(221)的流动性;所述柱体(2)上设有至少三个沿轴向贯穿柱体(2)的绳索通道(211),所述的绳索通道围绕轴线环形均匀分布;还包括与柱体一端接触的控制基座(1),所述的控制基座内设有连接绳索和控制连接绳索(4)伸缩的控制装置(11),所述连接绳索的一端伸出控制基座,穿过绳索通道,并与柱体远离控制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598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角度式机械臂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人体示教的仿人机器人步态规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