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69879.4 | 申请日: | 201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红;李爱香;丁锐;李自闯;姜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49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将N,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和溴代十六烷溶于丙酮,加入碘化钾,合成N,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2)配制浓度为0.5~2mmol.l‑1的N,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3)配制浓度为0.5~2mmol.l‑1的茜素红水溶液;4)将步骤2)中N,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和步骤3)中茜素红水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25oC放置不少于15天后,即得棒状结构超分子荧光材料。本发明超分子材料的形貌可对电场、pH值和环糊精等外部刺激产生明显的响应,且本发明以离子自组装为主要策略,制备方法简单。这种具有多重响应性的超分子材料在光电转换、分子器件、药物输运等方面有极大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基 二茂铁 十六烷基溴化铵 荧光材料 超分子 制备 多重刺激响应 超分子材料 茜素红 配制 形貌 多重响应性 溴代十六烷 电场 棒状结构 分子器件 光电转换 体积混合 外部刺激 药物输运 碘化钾 环糊精 基甲胺 自组装 丙酮 离子 合成 响应 应用 | ||
【主权项】: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超分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1)将N, N‑二甲基二茂铁基甲胺和溴代十六烷溶于丙酮,加入碘化钾,合成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2)配制浓度为0.5~2mmol.l‑1的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3)配制浓度为0.5~2mmol.l‑1的茜素红水溶液;4)将步骤2)中N, N‑二甲基二茂铁基十六烷基溴化铵水溶液和步骤3)中茜素红水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25oC放置不少于15天后,即得棒状结构超分子荧光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6987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