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方差σ2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4181.8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连;刘雪莹;陈宇亮;李章闯;王文强;彭宇;吕新潮;杨乐;周宇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 | 分类号: | G01N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方差σ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方差 沥青路面 预防性 养护 最佳时机 确定 方法 | ||
【主权项】:
1.基于方差σ2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最佳时机确定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第一步:取样在拟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对象路段分别钻取试验试样和参比试样;第二步:参比试样极限劈裂强度数据采集对参比试样进行劈裂极限强度试验,获得参比试样的极限劈裂强度;第三步:试验试样原始细观结构数据采集及处理取一个试验试样,沿其轴向每隔1‑10mm,进行一次CT断层扫描,获取该试验试样原始细观结构图像;选择位于试验试样中间的5‑20个截面,用图像分析软件对这些截面位置对应的CT原始细观结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每个原始细观结构CT图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图;用origin等数据分析软件读取试验试件第1个到第i个截面的原始细观结构CT图像灰度分布直方图中距原点最近的波峰区域曲线的正态分布方差σ2,得到σ201、σ202、σ203……、σ20i(i=1、2、3……j)值;第四步:试验试样第一次加载试验数据采集及处理将第三步的试验试样进行劈裂疲劳试验,试验试样沿加载方向每变形0.2‑2mm时或疲劳加载10‑4000次时,按第三步CT断层扫描的间隔和位置,进行一次CT断层扫描,获取第一次加载时试验试样细观结构图像;选取第三步所选截面相同位置截面的CT图像,用图像分析软件对试验试样细观结构的CT图像进行处理,获得CT图像的灰度分布直方图;读取同一试件第1个到第i个截面一次加载后获取的细观结构CT图像灰度分布直方图中距原点最近的波峰区域的正态分布曲线方差σ2,得到σ2111、σ212……σ21i(i=1、2、3……j)值;第五步:重复第四步,对同一试样施加相同疲劳荷载,进行劈裂疲劳试验,当试验试样沿加载方向每变形0.2‑2mm时或疲劳加载100‑4000次时,进行一次CT扫描,直至试样发生疲劳破坏。分别得到不同截面从第1次到第n次加载CT图像灰度分布直方图的正态分布方差σ2,得到σ21i、σ22i……σ2mi(n=1、2、3……m)及试样发生疲劳破坏时的疲劳寿命Nf1;第六步:以方差σ2为纵坐标,疲劳加载次数为横坐标,分别绘制每个截面疲劳加载次数‑方差曲线σ21‑N、σ22‑N、σ23‑N……σ2i‑N(i=1、2、3……j);对曲线进行二次求导,读取曲线二次导数为0时对应的横坐标值N,得到每一个截面的N值N1、N2……Ni;第七步:对每一个试验试样按第三步至第六步进行处理,分别计算第1个到第R个试件各截面N值的平均值
求R个试件荷载次数N的平均值
和平均疲劳寿命
第八步:最佳预防性养护时间T的确定
t为公路的设计年限(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099418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