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外取向磷铝分子筛膜的电化学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5622.3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58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房忠雪;王羽;费正皓;徐晨舒;王雪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D13/02 | 分类号: | C25D13/02;C25D1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224007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分子筛膜的合成技术领域的一种面外取向磷铝分子筛膜的电化学合成方法,该面外取向磷铝分子筛膜的电化学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对多孔不锈钢片进行打磨抛光;S2:超声清洗后干燥;S3:压制成氧化铝片并干燥;S4:氧化铝片煅烧并打磨平整;S5:清洗氧化铝片载体至中性;S6:晶种液制备;S7:氧化铝片载体粘涂晶种液;S8:在干燥箱中干燥与溶胶混合液混合;S9:三电极体系老化;S10:煅烧制得分子筛膜,本发明制备的分子筛膜合成时间短、成膜均匀细致,通过调节合成时间及电压易于控制成膜厚度,且不受水热条件的影响,易于制得定向生长、高度结晶的分子筛膜,其附着强度高、覆盖完全,分散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分子筛膜 氧化铝片 电化学合成 磷铝分子筛 取向 晶种液 成膜 制备 合成 多孔不锈钢 三电极体系 超声清洗 打磨抛光 定向生长 分散性好 高度结晶 合成技术 水热条件 干燥箱 混合液 附着 粘涂 煅烧 打磨 烧制 清洗 压制 平整 老化 覆盖 | ||
【主权项】:
1.一种面外取向磷铝分子筛膜的电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面外取向磷铝分子筛膜的电化学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采用多孔不锈钢片作为载体,并使用砂纸及研磨膏将其表面打磨光滑,以去除表面的氧化层;S2:使用丙酮在超声容器里将多孔不锈钢片超声清洗20~30min,然后在室温下干燥备用;S3:将一定量的氧化铝粉末和去离子水搅拌均匀,连同步骤S2中的多孔不锈钢片放入不锈钢模具中,在一定压力的条件下压制成氧化铝片,并在室温下干燥;S4:将干燥好的氧化铝片放入马弗炉内进行程序升温煅烧制得氧化铝片载体,并将煅烧好的氧化铝片载体用砂纸打磨平整;S5:随后用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氯化钠溶液、或氯化氢溶液清洗氧化铝片载体,改变载体表面酸碱性,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至中性,处理后的氧化铝片载体在60℃的烘箱中干燥,放置备用;S6:将合成的分子筛用研钵研磨成细小的粉末,随后将分子筛粉末配备成5%的乙醇悬浊液,并在超声清洗器中超声振荡15~20min进行分散,制备成晶种液;S7:将步骤S5中的氧化铝片载体要粘涂晶种的表面朝下,水平与晶种液接触,10s后取出,并用滤纸将氧化铝片载体边缘多余的晶种液吸出;S8:然后在60℃的干燥箱中干燥1~1.5d,放入玻璃反应釜中,并在釜内倒入溶胶混合液;所述溶胶混合液由丙酮、氧化镁、氧化铝、五氧化二磷以及蒸馏水组成,且丙酮:氧化镁:氧化铝:五氧化二磷:蒸馏水=2:0.2:0.9:1:40;S9:在玻璃反应釜内通入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进行老化,其中以氧化铝片载体作为工作电极,位于玻璃反应釜尾部的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分布在玻璃反应釜端部的铂片作为对电极,以溶胶混合液作为电解液并提供铝源;S10:经过三电极体系加载后的再经过煅烧处理后制得分子筛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师范学院,未经盐城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0562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高压空气驱动的气垫船
- 下一篇:一种稀土废料回收用高效氧化焙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