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丛生竹竹蔸上仿野生栽培多代竹荪菌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92877.8 申请日: 2017-11-08
公开(公告)号: CN107736186A 公开(公告)日: 2018-02-27
发明(设计)人: 吕玉奎;杨文英;王玲;王晓斌;郭宇桃 申请(专利权)人: 重庆市荣昌区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
主分类号: A01G18/00 分类号: A01G18/00;A01G13/00
代理公司: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8 代理人: 武君
地址: 402460 重庆市荣昌*** 国省代码: 重庆;8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丛生竹竹蔸上仿野生栽培多代竹荪菌的方法,包括林地选择、原料配备、堆料发酵、清林整地、铺料播种、菌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第一代竹荪菌采收和第二、第三代竹荪菌培育等步骤。通过采用食盐水、莴苣叶、茶籽饼液或蘸糖液的报纸等天然材料防治病虫害,大大减少竹荪的病虫害,净化了竹荪的生长环境,摒弃了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了生态环境,栽培出来的竹荪品相好,安全无公害;同时本发明的栽培方法,解决了竹荪菌不能连作栽培、丛生竹竹蔸难以清除从而影响竹林正常生长等难题。本发明不仅原料来源丰富、节约土地、成本低,而且竹荪采摘后的剩余物可用作培育笋竹的有机肥料,使竹荪采摘后的剩余物得到充分利用。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丛生 竹竹蔸上仿 野生 栽培 竹荪 方法
【主权项】:
一种在丛生竹竹蔸上仿野生栽培多代竹荪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林地选择:选择地势比较平坦、阴凉潮湿、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高,笋用、材用或笋材两用的丛生竹竹林地作为栽培场地;2)原料配备:每亩竹林地用竹枝叶450~550kg、竹屑450~550kg、谷壳700~800kg、棉籽壳200~300kg,同时添加尿素10~15kg、过磷酸钙20~25kg、石膏粉10~15kg、碳酸氢钙20~25kg;3)堆料发酵:堆制原料时由下至上依次为底层铺谷壳25~28cm、棉籽壳10~15cm、竹屑6~7cm、竹枝叶9~10cm,再在料堆上按每平方米撒上尿素3~5kg、过磷酸钙7~8kg、碳酸氢钙7~8kg、石膏粉3~5kg,并浇少量水,重复铺3层料、堆高1.5m~1.8m,堆好后在料上按100kg干料浇水50~60kg,浇水后用薄膜覆盖发酵,当中心料温达65℃以上,开始第一次翻堆,以后每隔8~10d翻堆1次,共翻堆3次,翻堆时要求上下、内外的培养料互相调换位置,使培养料发酵均匀一致,发酵至暗褐色、无氨气刺激味时便可下地接种;4)清林整地:在播种前一周清理竹林地杂物杂草,将竹蔸周围20~30cm宽的土翻土晒白,外围挖排水沟,将上年割笋或采伐竹材后的竹蔸周围30cm宽的林地作为竹荪菌床;5)铺料播种:3月上旬至4月下旬,选阴天或多云天气铺料播种,播种前先将堆制好的培养料加充足水分使其含水量在60%~70%之间,然后在竹蔸上铺放15~20㎝的培养料,培养料的用量为10~15kg.m‑2,再按2~3袋/ m2菌种(0.5㎏/袋),每袋掰成12~16块的要求,在铺好料的菌床上以梅花型间隔5~6cm块状点播一层竹荪菌种,后在菌种上撒上麦麸和玉米粉各占50%的混合物50~100g/ m2,再盖上5~8cm厚培养料,重复上述方法进行第二层播种及撒麦麸和玉米粉,再盖上5~8cm厚培养料,并用小铲把培养料与菌种轻轻压实以利菌种萌发,然后翻上沟中泥土敲碎成细土,均匀地覆盖在料面上,厚度为3~5cm,最后再盖上一层竹叶保温保湿;6)菌床管理:播种后正常温度下培育25~30d,菌丝开始爬上料面,70~80d出竹荪菌,出菌期间每天早晚各喷一次水,雨天注意排水;7)病虫害防治:配备原料时,严格选择培养料并通过堆料进行高温灭菌以预防杂菌;进料前在菌床上浇1%的茶籽饼液可防治蚯蚓;播种后,在菌床四周喷10%~15%的食盐水驱赶蛞蝓,或夜晚在菌床旁投放莴苣叶至次日清晨收回叶子烧毁蛞蝓,并可在菌床上放蘸有糖液的报纸诱杀螨类等害虫;8)第一代竹荪菌采收:竹荪菌蕾成熟到菌裙张开一般需7h,采收季应随时查看菌床,确保在菌裙即将张开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在菌托底部切断菌索,避免破坏菌裙,保持菌的完整;9)第二代竹荪菌培育:第一代竹荪采收季结束后,勿毁菌床,冬季清林时仍然维持床面形状和整洁,合理疏松余料后,在床面上铺一层竹叶,以保持床面的温度和湿度,在第二年春季3~4月期间,接入竹蔸下的竹荪菌丝会陆续发出,即为第二代竹荪菌,同时注意清理菌床的杂草和干枝,保持床面的温度和湿度,出菌期间每天早晚各喷一次水,雨天注意排水,采收竹荪时勿破坏菌床;10)第三代竹荪菌的培育方法与第二代相同,待竹荪采收季结束即可将余料堆在竹蔸周围用作培育笋竹的肥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荣昌区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未经重庆市荣昌区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09287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