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伸缩承载体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1131.4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7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于光;李景芳;杨少林;张平平;史一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承载体及其使用方法,该可伸缩承载体包括挂座连接板、四个可伸缩螺杆组以及齿轮组,其中每个可伸缩螺杆组的一端与挂座连接板固定连接,每个可伸缩螺杆组的另一端与齿轮组相连接,通过齿轮组的转动带动可伸缩螺杆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可伸缩承载体的水平伸缩移动。本发明的可伸缩承载体利用预埋件、承载体和受力螺栓的连接变化实现墙体变截面时的爬模架体移动,从而避免了架体的倾斜爬升和设置垫块等支撑结构,进而提高了爬模施工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发明的可伸缩承载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性高,经济效益显著。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承载
及其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承载体包括挂座连接板、四个可伸缩螺杆组以及齿轮组,其中每个所述可伸缩螺杆组的一端与所述挂座连接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可伸缩螺杆组的另一端与所述齿轮组相连接,通过所述齿轮组的转动带动所述可伸缩螺杆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所述可伸缩承载体的水平伸缩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挂座连接板上设置有鱼尾挂钩,用于连接爬模挂钩连接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伸缩螺杆组包括可伸缩承载体螺杆、专用预埋板、专用爬锥、螺杆套管、六角螺母以及防脱销,其中,所述可伸缩承载体螺杆的后端部设置有十字花型齿轮连接楔,用于与所述齿轮组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预埋板为整体式三级阶梯状锥台结构,所述专用预埋板的中心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套螺纹,用于与所述可伸缩承载体螺杆配合,通过转动实现所述可伸缩承载体螺杆的伸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式三级阶梯状锥台结构总高度为140mm,其第一级预埋板阶梯的高度为13mm,其中,底部5mm高度范围内为圆柱体,上部8mm范围内为锥台;第二级预埋板阶梯为高度52mm的锥台;第三级预埋板阶梯阶为圆柱体,高度为75mm,与所述第二级预埋板阶梯的锥台同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爬锥为整体式两级阶梯状锥台结构,总高度为150mm,其中,第一爬锥阶梯为高度75mm的锥台,锥台底部中央开设有螺栓头孔洞,所述六角螺母能够自由旋转嵌入所述螺栓头孔洞内部,以实现所述可伸缩承载体在伸缩时所述挂座连接板与混凝土墙面的贴合;第二爬锥阶梯为圆柱体,高度75mm,与所述第一爬锥阶梯的锥台同心,所述专用爬锥外套螺纹,用于与所述螺杆套管配合拧紧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主动轮、传动轮和从动轮;其中,所述主动轮位于所述齿轮组的中心,其通过第一圆轴连接在齿轮组盒的主动轮连接孔上,所述第一圆轴的外端侧方设置有摇动扳手。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两个,分别通过第二圆轴连接在所述齿轮组盒的传动轮连接孔上,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主动轮相啮合;所述从动轮分为两组,每组为两个从动轮,每个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三圆轴连接在所述齿轮组盒的从动轮连接孔上,所述第三圆轴同心开设有十字花型贯通孔,用来套装所述十字花型齿轮连接楔。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伸缩承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尾挂钩的两侧下部设置有承载体安全销插孔,当所述爬模挂钩连接座与所述挂座连接板连接就位后,插入所述承载体安全销以防止所述挂钩连接座脱落。10.一种可伸缩承载体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爬模正常的施工程序到墙体混凝土变截面处;
S2、退模、安装所述可伸缩承载体,具体为: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退模,然后进行测距和定位,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安装所述可伸缩承载体,所述可伸缩承载体外侧与下层普通承载体外侧共面;
S3、绑扎变截面后第一层墙体钢筋;
S4、提升爬模导轨和架体:利用液压顶升系统来顶升所述爬模导轨,当所述爬模导轨到达新浇筑的混凝土结构的预定位置时,对所述爬模导轨进行固定,然后顶升所述爬模架,当所述爬模架到达指定位置后,停止爬升;
S5、合模浇筑混凝土;
S6、重复步骤S2‑S5,再浇筑一层收缩截面后的混凝土墙体;
S7、退模后调节所述可伸缩承载体,以使得所述可伸缩承载体的连接座挂板与墙体贴合,即所述爬模架平移至与墙体贴合,浇筑混凝土,再使用普通承载体进行施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18113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