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真空轨道运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49641.0 | 申请日: | 2017-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杜尚峰;杜雨桐;麴逢波;郭光冉;周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中誉鑫鸿工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3/10 | 分类号: | B61B13/10;B61B13/12;B61C17/1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真空轨道运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类真空轨道运输系统包括密闭管道、高速列车和中央控制室;密闭管道包括内层管壁和外层管壁,内层管壁的内腔构成高速列车运行通道,内层管壁和外层管壁之间形成气流通道;高速列车运行通道上还间隔均布设有多个区间门,区间门包括区间门控制机构;内层管壁上均布设有多个与气流通道连通的、设有风机的风机安装孔,风机包括风机驱动电机、风机转向控制机构和风机复位机构。本类真空轨道运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高速列车的低阻力、超音速运行环境,且可以实现较低的管道建设费用和管道维护费用,且能够在不增设缓冲段的前提下实现高速列车的正常进出站,特别适用于高速轨道运输。 | ||
搜索关键词: | 内层管壁 运输系统 真空轨道 风机 高速列车 区间门 高速列车运行 密闭管道 气流通道 外层管壁 风机驱动电机 转向控制机构 风机安装孔 中央控制室 复位机构 高速轨道 管道建设 管道维护 间隔均布 运行环境 超音速 低阻力 缓冲段 均布 内腔 连通 增设 运输 | ||
【主权项】:
1.一种类真空轨道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管道(1)、高速列车(2)和中央控制室;所述的密闭管道(1)包括沿其轴向方向设置的内层管壁(11)和外层管壁(12),内层管壁(11)的内腔构成高速列车运行通道,高速列车运行通道沿其轴向方向铺设有轨道,内层管壁(11)和外层管壁(12)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3);高速列车运行通道沿其轴向方向上还间隔均布设有多个沿高速列车运行通道径向方向设置的、可封闭高速列车运行通道的区间门(14),区间门(14)包括可控制区间门(14)打开或关闭的区间门控制机构,区间门(14)将高速列车运行通道分隔为多个站点管道区间和连接在各站点管道区间之间的密闭管道区间,位于站点管道区间的内层管壁(11)和外层管壁(12)上均对应设有密闭设置的站点舱门,站点舱门包括可控制站点舱门打开或关闭的站点舱门控制机构;内层管壁(11)上沿其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上均均布设有多个与气流通道(13)连通的风机安装孔,每个风机安装孔上均设有风机(16),风机(16)通过沿风机(16)径向方向设置的旋转轴安装在风机安装孔上、且风机(16)的轴向方向平行于密闭管道(1)的轴向方向,风机(16)包括风机驱动电机、风机转向控制机构和风机复位机构,风机转向控制机构可以控制风机(16)沿其旋转轴翻转、改变风机(16)的姿态,风机复位机构可以在风机(16)启动前或停止后使风机(16)保持轴向方向平行于密闭管道(1)轴向方向的姿态;内层管壁(11)上沿其轴向方向上还均布设有多个位置传感器(17);所述的高速列车(2)包括车体和设置于车体底部的行走机构;车体侧面设有列车舱门,车体内部设有车载电控机构,车载电控机构包括车载控制计算机;行走机构与高速列车运行通道的轨道配合;所述的中央控制室包括中央控制计算机、列车位置反馈回路、站点舱门控制回路、区间门控制回路、管道区间风机控制回路,中央控制计算机分别与内层管壁(11)的位置传感器(17)、站点舱门控制机构、区间门控制机构、风机(16)的风机驱动电机和风机转向控制机构电连接,中央控制计算机与高速列车(2)的车载控制计算机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中誉鑫鸿工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中誉鑫鸿工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4964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