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表面纳米孔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93071.5 | 申请日: | 2017-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梅;陈玲;皮立波;朱用洋;揭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11/34 | 分类号: | C25D11/3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雪娇;赵青朵<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表面纳米孔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金属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金属;S2)采用双电极体系,以所述预处理后的金属为阳极,恒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金属;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电解液为有机电解液;所述有机电解液包括氟化铵;S3)将所述处理后的金属进行退火处理,得到表面设置有纳米孔阵列薄膜的金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恒压法在含有氟化铵的有机电解液中对金属进行阳极氧化处理,然后再进行退火处理,使得到的纳米孔阵列薄膜整齐均匀,多孔形貌更稳定,且长径比较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表面 纳米 阵列 薄膜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金属表面纳米孔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将金属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金属;所述金属为不锈钢;/nS2)采用双电极体系,以所述预处理后的金属为阳极,恒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金属;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电解液为有机电解液;所述有机电解液包括氟化铵、水与乙二醇;所述氟化铵的浓度为0.1~0.3mol/L;所述水的浓度为0~0.05mol/L;/nS3)将所述处理后的金属进行退火处理,得到表面设置有纳米孔阵列薄膜的金属;所述退火处理在保护气氛中进行;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300℃~400℃;所述退火处理的保温时间为30~60min;/n所述步骤S1)中的预处理为清洗与抛光处理;/n所述抛光处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n将清洗后的金属在抛光液中进行电化学抛光;所述抛光液为磷酸与硫酸的混合液;所述电化学抛光的电流密度为30~50A/dm2;所述电化学抛光的时间为2.5~4min;/n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氧化电压为30~90V;/n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温度为0℃~40℃;所述阳极氧化处理的时间为15s~120min;/n所述退火处理的升温速度与降温速度各自独立地为1~10℃/min。/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29307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井式炉的测量辅助装置及测量方法
- 下一篇:一种帮助患者恢复走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