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理病人用的自动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24593.7 | 申请日: | 2017-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荷 |
主分类号: | A61H3/00 | 分类号: | A61H3/00 |
代理公司: | 33247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病人护理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护理病人用的自动移动装置,一种护理病人用的自动移动装置,包括主传结构、左脚连接结构、左脚移动结构、右脚连接结构和右脚移动结构,所述的主传结构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脚连接结构和右脚连接结构,左脚移动结构铰接左脚连接结构,右脚连接结构铰接右脚移动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缓慢运转的装置可使能站立但无法实现行走的病人在装置的驱使下能够按照正常人的方式行走、移动,同时操作简单,并且能够实现攀爬楼梯间和小范围的转向,方便病人的站立行走,使病人自主移动,有利于病人的腿部活动和恢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理 病人 自动 移动 装置 | ||
【主权项】:
1.一种护理病人用的自动移动装置,包括主传结构(1)、左脚连接结构(2)、左脚移动结构(3)、右脚连接结构(4)和右脚移动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传结构(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脚连接结构(2)和右脚连接结构(4),左脚移动结构(3)固定连接在左脚连接结构(2)的左端,右脚连接结构(4)固定连接在右脚移动结构(5)的右端;/n所述的主传结构(1)包括中间壳(1-1)、电机(1-2)、主传锥齿轮(1-3)、传递锥齿轮(1-4)、传动轴(1-5)、从传锥齿轮(1-6)、主传轴(1-7)和充电蓄电池(1-8),中间壳(1-1)上设置有左右贯穿的圆孔,中间壳(1-1)后端设置有接线孔,电机(1-2)固定连接在中间壳(1-1)内,主传锥齿轮(1-3)固定连接在电机(1-2)的输出轴上,主传锥齿轮(1-3)与传递锥齿轮(1-4)相啮合,传递锥齿轮(1-4)转动连接在传动轴(1-5)上,传动轴(1-5)固定连接在中间壳(1-1)内壁上,传递锥齿轮(1-4)与从传锥齿轮(1-6)相啮合,从传锥齿轮(1-6)固定连接在主传轴(1-7)上,主传轴(1-7)转动连接在中间壳(1-1)的圆孔上,充电蓄电池(1-8)固定连接在中间壳(1-1)的后端,充电蓄电池(1-8)通过接线孔连接电机(1-2);/n所述的左脚连接结构(2)包括万向联轴节(2-1)、铰接轴(2-2)、铰接块(2-3)、连接轴(2-4)、连接套(2-5)和固定块(2-6),连接轴(2-4)和连接套(2-5)上均设置有多个螺纹孔,万向联轴节(2-1)的右端固定连接铰接轴(2-2),铰接轴(2-2)的右端转到连接铰接块(2-3),铰接块(2-3)的后端固定连接连接轴(2-4),连接套(2-5)上设置有固定螺栓,连接轴(2-4)通过螺栓连接在连接套(2-5)内,连接套(2-5)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2-6)上,固定块(2-6)的右端固定连接主传轴(1-7)上;/n所述的左脚移动结构(3)包括操作板(3-1)、滑动操作固定结构(3-2)、操作杆(3-3)和下槽壳(3-4),操作板(3-1)包括板块(3-1-1)、操作槽(3-1-2)、操作滑槽(3-1-3)、弧形挡块滑口(3-1-4)、弧形挡块滑槽(3-1-5)和左脚槽(3-1-6),操作槽(3-1-2)设置在板块(3-1-1)上,操作槽(3-1-2)上下贯穿板块(3-1-1),操作滑槽(3-1-3)设置在操作槽(3-1-2)的内壁上,弧形挡块滑口(3-1-4)设置有四个,弧形挡块滑口(3-1-4)呈弧形状上下贯穿板块(3-1-1),弧形挡块滑口(3-1-4)设置在左脚槽(3-1-6)旁,弧形挡块滑槽(3-1-5)设置有四个,弧形挡块滑槽(3-1-5)分别设置在弧形挡块滑口(3-1-4)上端的内壁上,左脚槽(3-1-6)设置在板块(3-1-1)上;/n所述的滑动操作固定结构(3-2)包括转动圆锥齿轮(3-2-1)、推动槽(3-2-2)、转动圆柱(3-2-3)和挡块滑动结构(3-2-4),推动槽(3-2-2)设置在转动圆锥齿轮(3-2-1)的最左端,推动槽(3-2-2)上下贯穿转动圆锥齿轮(3-2-1),转动圆柱(3-2-3)的下端转动连接转动圆锥齿轮(3-2-1),转动圆柱(3-2-3)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板块(3-1-1)的下端,挡块滑动结构(3-2-4)设置有两个,挡块滑动结构(3-2-4)包括右齿条挡块(3-2-4-1)、右弧形滑沿(3-2-4-2)、左齿条挡块(3-2-4-3)、左弧形滑沿(3-2-4-4)、从转动轴(3-2-4-5)、右齿轮(3-2-4-6)、左齿轮(3-2-4-7)和左圆锥齿轮(3-2-4-8),右齿条挡块(3-2-4-1)和左齿条挡块(3-2-4-3)的下半部分均为弧形齿条结构,右齿条挡块(3-2-4-1)和左齿条挡块(3-2-4-3)的上半部分均为挡板结构,右齿条挡块(3-2-4-1)和左齿条挡块(3-2-4-3)均滑动连接在弧形挡块滑口(3-1-4)内,右弧形滑沿(3-2-4-2)固定连接在右齿条挡块(3-2-4-1)的前端,左弧形滑沿(3-2-4-4)固定连接在左齿条挡块(3-2-4-3)的前端,右弧形滑沿(3-2-4-2)和左弧形滑沿(3-2-4-4)均滑动连接在弧形挡块滑槽(3-1-5)内,右齿条挡块(3-2-4-1)的后端与右齿轮(3-2-4-6)相啮合,左齿条挡块(3-2-4-3)与左齿轮(3-2-4-7)相啮合,右齿轮(3-2-4-6)和左齿轮(3-2-4-7)均固定连接在从转动轴(3-2-4-5)上,从转动轴(3-2-4-5)的左端固定连接左圆锥齿轮(3-2-4-8),左圆锥齿轮(3-2-4-8)与转动圆锥齿轮(3-2-1)相啮合,从转动轴(3-2-4-5)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下槽壳(3-4)的内壁上;/n所述的操作杆(3-3)包括手把柄(3-3-1)、伸缩杆(3-3-2)、伸缩套(3-3-3)、滑动凸沿(3-3-4)和带动块(3-3-5),手把柄(3-3-1)的下端固定连接伸缩杆(3-3-2),伸缩杆(3-3-2)滑动连接在伸缩套(3-3-3)内,伸缩套(3-3-3)的后端设置有紧固螺栓,伸缩套(3-3-3)滑动连接在操作槽(3-1-2)内,滑动凸沿(3-3-4)固定连接在伸缩套(3-3-3)上,滑动凸沿(3-3-4)滑动连接在操作滑槽(3-1-3)内,带动块(3-3-5)固定连接在伸缩套(3-3-3)的下端,带动块(3-3-5)与推动槽(3-2-2)间隙配合;/n所述的下槽壳(3-4)包括壳体(3-4-1)、支撑垫脚块(3-4-2)、前支撑轴(3-4-3)、后支撑轴(3-4-4)、支撑连杆(3-4-5)和固定连轴(3-4-6),壳体(3-4-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操作板(3-1)的下端,支撑垫脚块(3-4-2)设置有四个,支撑垫脚块(3-4-2)分别固定连接在壳体(3-4-1)下端的四个底角,前支撑轴(3-4-3)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壳体(3-4-1)内壁上,后支撑轴(3-4-4)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壳体(3-4-1)内壁上,支撑连杆(3-4-5)的左端固定连接后支撑轴(3-4-4)和前支撑轴(3-4-3)的右端,支撑连杆(3-4-5)的右端固定连接固定连轴(3-4-6),固定连轴(3-4-6)固定连接在壳体(3-4-1)上,固定连轴(3-4-6)的右端固定连接万向联轴节(2-1)。/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荷,未经蔡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245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头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下肢康复助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