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掺杂碳点修饰三氧化钨复合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7939.8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倩;张晓凡;周燕南;刘会利;张守仁;杨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B11/06 | 分类号: | C25B11/06;C25B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氧化钨复合光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在导电玻璃上生成三氧化钨薄膜,得到基片,再将基片经水热、退火处理制得三氧化钨纳米片光电极,然后制备氮掺杂碳点溶液,在三氧化钨纳米片光电极上采用浸渍组装法修饰氮掺杂碳点;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复合光电极在光电催化分解水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得的NCDs/WO3光电极的导电性和光生载流子的转移效率得到改善,有效地提高复合光电极的导电性,也可以降低三氧化钨表面电荷复合严重的问题,从而提高三氧化钨的光电催化效率,最终提高了该复合光电极光电催化分解水的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光电极 光电催化 三氧化钨 氮掺杂 分解水 光电极 制备 三氧化钨纳米片 导电性 修饰 浸渍 三氧化钨薄膜 光生载流子 表面电荷 导电玻璃 退火处理 转移效率 有效地 应用 组装 复合 | ||
【主权项】:
1.一种氮掺杂碳点修饰三氧化钨复合光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钨酸和聚乙烯醇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得到种子层溶液;将种子层溶液采用旋涂法涂覆于导电玻璃上,再将经过涂覆的导电玻璃升温至450~550℃,保温1.5~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基片;其中,过氧化氢溶液中钨酸的加入量为70~80 g/L、聚乙烯醇的加入量为20~40 g/L;(2)将钨酸的过氧化氢溶液、草酸、尿素、盐酸加入乙腈中,搅拌至形成均匀溶液,得到水热反应液;将步骤(1)所得基片置于水热反应液中,于160~200℃水热反应1~6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经洗涤、干燥,再于450~550℃保温1.5~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三氧化钨纳米片光电极;其中,钨酸、草酸、尿素、HCl及乙腈的摩尔比为(6~9):(10~20):(15~25):(100~200):(1×104~1.5×104);(3)将尿素通过煅烧得到氮化碳,将氮化碳与乙二胺混合均匀,在80℃的条件下回流10~15小时后,调节溶液pH至呈中性,经过透析,得到氮掺杂碳点溶液;(4)将步骤(2)所得三氧化钨纳米片光电极置于步骤(3)所得氮掺杂碳点溶液中,浸泡10~80分钟后,取出并干燥,即得;步骤(1)中所述导电玻璃为氟掺杂氧化锡导电玻璃,厚度为2.2mm,电阻为14 Ω,透光率为90%;所述步骤(3)中氮化碳与乙二胺混合所形成的混合液中氮化碳的浓度为1.5~2.5 g/L;步骤(3)中所述煅烧的具体步骤是:先以3~6℃/min的速率升温至500~600℃,保温2.5~3.5小时,然后以3~6℃/min的速率冷却至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17939.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