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赤霉病谷粒菌种制作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59576.4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7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军;阎晓涛;田志刚;李光蓉;畅志坚;李欣;郭慧娟;乔麟轶;任永康;车丽;高伟;秦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77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植物真菌病害病原菌培养,具体为小麦赤霉病谷粒菌种制作及使用方法,解决现有接菌鉴定方法需培养菌液,方法复杂,菌液不能长期存放,接菌成功率低的问题,谷粒菌种制备:带壳谷粒泡5%绿豆水保持60%持水率,分装入袋轻压紧密,封口制菌筒,高温高压灭菌晾至室温,两端接菌黑暗恒温通风高湿度培养,转移至透气纸袋,压散阴凉通风晾干封口袋中低温避光保存。使用方法:先检测活性,抽穗后扬花前基部小穗侧小花内稃接菌,包裹保湿至外稃变褐取下包裹层,高湿度弥雾保湿28天。优点:1、菌种可长期保存;2、一次制作,多次使用,用量少,便于运输;3、接菌方法简单高效,发病率高,抗病性鉴定结果准确。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赤霉病 谷粒 菌种 制作 使用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小麦赤霉病谷粒菌种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a、准备新鲜饱满,无虫蛀及发霉的绿豆50g,加入纯净水1200ml,置于火上烧开,水沸腾后熬制15‑20min,在绿豆刚刚开花的时候关火,用细纱布滤去绿豆残渣,仅保留绿豆水,补充纯净水至1000ml,配制成5%的绿豆水,备用;b、准备干燥、无霉变、去净浮皮、碎渣的新鲜带壳谷粒1kg,置于干净容器中,加入温热的5%绿豆水,充分搅拌使谷粒完全湿润,加盖保湿4小时,使谷粒充分吸水;c、滤去多余水分,将浸泡好的谷粒在阴凉通风处摊开晾干30min,使谷粒持水率达到约60%左右,用手捏不成团即可;d、将处理好的谷粒分装到耐高温高压聚丙烯灭菌袋中,每袋分装300‑500g,轻压使其保持较为紧密的状态;e、用透气的菌种袋海绵封口套环在耐高温高压聚丙烯灭菌袋两端进行封口,制作成菌筒,防止杂菌污染;f、制作好的菌筒置于高压灭菌锅中,125℃高温高压灭菌2小时,放气后晾至室温;g、在超净工作台上打开菌筒一端的海绵封口套环的海绵盖,用灭过菌的镊子夹取黄豆大的一小块赤霉菌种,放入菌筒一端谷粒上,盖好透气海绵盖;另一端如法炮制,使菌筒两端都接上菌种;h、接好菌的菌筒置于完全黑暗的培养箱或培养间中25℃恒温培养,保持通风,培养箱或培养间保持相对湿度60 %左右,菌种培养期间间隔1‑2天翻转一次菌筒,保证菌丝生长一致,约7‑10天左右,待菌丝长满菌筒后,菌筒培养结束;i、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培养好的菌筒一端打开,将菌种转移到无菌的透气纸袋中,将带菌的谷粒压散,置于阴凉通风处悬挂晾干;j、完全晾干的菌种可装入无菌自封口塑料袋中,贴上菌种标签,注明菌种名称及日期,在4℃条件下避光保存;也可装入真空包装袋中,抽真空后,置于‑20℃条件下长期保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5957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