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圆形结构介电弹性体膜上产生相变转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2781.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62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胜;张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周蔚然 |
地址: | 21009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圆形结构介电弹性体膜上产生相变转换的方法,使用圆形硬质框架作为支撑,并选定VHB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介电高弹体薄膜;对膜上褶皱变换进行了运算处理,获取了该变换临界电压值;使用不同的通电区域面积,来判断不同的预拉伸值影响,若预拉伸值为1,则介电弹性膜上通电区域容易产生膨胀凸起现象;若预拉伸值在3以上时,则膜上易产生褶皱现象。根据不同的计算结果与现象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对于DE膜表面在通电情况下存在的不稳定现象,比如loss of tension和电击穿,进行数据获取。基于Gent模型对圆形介电高弹体膜进行了仿真计算,预拉伸率对介电弹性体的机电相变有着显著的影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形 结构 弹性体 产生 相变 转换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使圆形结构介电弹性体膜上产生相变转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介电高弹体驱动器技术和非线性算法进行相变转换,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裁剪介电弹性体膜,然后预拉伸,粘连在硬质框架上,通过两个铜片连接到高压电,预拉伸区域面积的计算式为
,在介电弹性体薄膜的上下两个表面均匀涂抹柔性可伸缩电极,当该结构同时受到预拉伸力和电压作用时,异性电荷相互吸引,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弹性体的厚度会减小,面积显著扩大,最后变形到一种平衡状态;步骤2:对步骤1得到的介电弹性体圆形膜结构,采用相机拍摄模式跟踪介电弹性体薄膜的驱动变化,并记录薄膜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面积变化:
步骤3:判断步骤2中检测到的面积变化。当预拉伸率λ为1时,介电高弹膜上产生膨胀凸起现象,当预拉伸率λ为3或以上时,膜上产生褶皱变化;步骤4:对于一个柱坐标系,在变形状态下,圆形介电弹性体膜单元处在一个三维应力状态:σz,σr和σθ,理想应力
和
机械力平衡要求:
;步骤5:定义Helmholtz自由能的名义密度为W,采用Gent模型,当变形趋向于拉伸极限,即
,弹性体急剧变硬,甚至电击穿发生;其中Jlim是极限拉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82781.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