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油纸绝缘电热联合老化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09128.8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0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骄;徐肖伟;王科;谭向宇;邹德旭;周利军;侯建峰;孙鹏;刘红文;刘光祺;申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6 | 分类号: | G01R31/16;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油纸绝缘电热联合老化实验装置,包括实验箱、电热联合老化装置、采集与控制装置、高压直流电源、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第一软管、油泵、第二软管、绝缘油箱、第三软管和12V直流电源。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系数高,温度可控,能够有效解决现有老化实验装置不能模拟套管油纸绝缘在强电场和不均匀热场联合作用下的加速老化过程,无法准确反映出套管油纸绝缘在真实工作状态下的电热联合老化规律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油纸 绝缘 电热 联合 老化 实验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套管油纸绝缘电热联合老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箱(18)、电热联合老化装置(29)、采集与控制装置(23)、高压直流电源(30)、第一温度传感器(19)、第二温度传感器(20)、第三温度传感器(21)、第四温度传感器(22)、第一软管(12)、油泵(13)、第二软管(14)、绝缘油箱(15)、第三软管(16)和12V直流电源(11);所述电热联合老化装置(29)包括:第一固定盖(1)、第一铜管(2)、第一加热圆环(3)、第一隔热层(4)、第二铜管(5)、第二加热圆环(6)、第二隔热层(7)、第三铜管(8)、第三加热圆环(9)、第二固定盖(10)和圆筒电极(24);所述实验箱(18)的一端与所述油泵(13)的一端由所述第一软管(12)连接;所述油泵(13)的另一端与所述绝缘油箱(15)的一端由所述第二软管(14)连接;所述绝缘油箱(15)的另一端与所述实验箱(18)的另一端由所述第三软管(16)连接;所述电热联合老化装置(29)设置于所述实验箱(18)内部中轴线上;所述第一加热圆环(3)与所述第一铜管(2)的内部贴合;所述第二加热圆环(6)与所述第二铜管(5)的内部贴合;所述第三加热圆环(9)与所述第三铜管(8)的内部贴合;所述第一铜管(2)和所述第一加热圆环(3)与所述第二铜管(5)和所述第二加热圆环(6)之间设有所述第一隔热层(4);所述第二铜管(5)和所述第二加热圆环(6)与所述第三铜管(8)和所述第三加热圆环(9)之间设有所述第二隔热层(7);所述第一铜管(2)、所述第二铜管(5)和所述第三铜管(8)的外部设有所述圆筒电极(24);所述第一加热圆环(3)、所述第二加热圆环(6)和所述第三加热圆环(9)均与所述12V直流电源(11)连接;所述圆筒电极(2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盖(1)连接;所述圆筒电极(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盖(10)连接;所述高压直流电源(30)的正极与所述圆筒电极(24)连接,所述高压直流电源(30)的负极接线端与所述第一铜管(2)、所述第二铜管(5)和所述第三铜管(8)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9)设置于所述实验箱(18)的内侧底部中心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距离所述第三铜管(8)的外侧10cm处;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设置于距离所述第二铜管(5)的外侧10cm处;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22)设置于距离所述第一铜管(2)的外侧10cm处;所述采集与控制装置(23)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9)、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20)、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21)、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22)和所述油泵(13)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西安西电高压套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20912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