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合层间隔震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4264.3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22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付钧;李盛勇;林绍明;黄忠海;李东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黄华莲,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合层间隔震体系,包括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第一隔震层设于结构核心筒的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第二隔震层设于建筑的中部楼层;第一隔震层与核心筒的底部的周边侧壁设有第一防震缝,第二隔震层以下的楼层与核心筒之间设有第二防震缝。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混合层间隔震体系,由于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设置在不同标高,且第二隔震层以下的楼层与核心筒之间设有第二防震缝,不仅核心筒的尺寸无需扩大,核心筒内竖向交通要道不中断;又由于第一隔震层与核心筒的底部的周边侧壁存在第一防震缝,使得第二隔震层以下的核心筒可以跟着上部楼层一起运动。本实用新型具有隔震效果好、可提升建筑使用品质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合 间隔 体系 | ||
【主权项】:
一种新型混合层间隔震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震层和第二隔震层;所述第一隔震层设于核心筒的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所述第二隔震层设于建筑的中部楼层;所述第一隔震层与核心筒的底部的周边侧壁设有第一防震缝,所述第二隔震层以下的楼层与核心筒之间设有第二防震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未经广州容柏生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59426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抗震支架斜拉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核电安全壳的预应力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