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化压缩空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31067.6 | 申请日: | 201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撑社;罗建雄;涂宇平;李蓉;马帅;杨浩月;寇强强;周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压缩空气系统,解决现有技术压缩空气系统的开机、停机、运行调节都由人工完成,从而由于人为因素造成操作不精准,进而会对设备造成损伤,以及对操作人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可同时为仪表和生产工艺供气,采用PLC控制系统或DCS控制系统对压缩空气系统中的各设备和阀门进行精准的控制,在启、停、加载、卸载及调频过程中能有效对参与设备进行保护,从而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节约了维修和使用成本,同时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浪费能源的缺陷,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且还能有效消除操作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化 压缩空气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化压缩空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频空压机(1),第一空压机(2),第二空压机(3),仪表用储气罐(20),工艺用储气罐(34),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变频空压机(1)、第一空压机(2)和第二空压机(3)连接的缓冲罐(48),连接在所述缓冲罐(48)和所述仪表用储气罐(20)之间的仪表用气后处理系统,连接在所述缓冲罐(48)和工艺用储气罐(34)之间的工艺用气后处理系统,分别为所述变频空压机(1)、第一空压机(2)、第二空压机(3)、仪表用气后处理系统和工艺用气后处理系统进行冷却的冷却辅助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所述变频空压机(1)、第一空压机(2)和第二空压机(3)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变频空压机(1)与所述缓冲罐(48)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压力变送器(4),所述仪表用储气罐(20)的供气管道上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二压力变送器(9),所述工艺用储气罐(34)的供气管道上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的第三压力变送器(27);所述仪表用气后处理系统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缓冲罐(48)与所述仪表用储气罐(20)之间的第一仪表用气后处理支线和第二仪表用气后处理支线,所述第一仪表用气后处理支线包括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并从所述缓冲罐(48)至所述仪表用储气罐(20)依次串联的第一气动开关阀(21)、第一前置过滤器(10)、第一冷冻式干燥机(11)、第一除油过滤器(12)、第一微热吸附式干燥机(13)、第一精密过滤器(14)和第二气动开关阀(23),所述第二仪表用气后处理支线包括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并从所述缓冲罐(48)至所述仪表用储气罐(20)依次串联的第三气动开关阀(22)、第二前置过滤器(15)、第二冷冻式干燥机(16)、第二除油过滤器(17)、第二微热吸附式干燥机(18)、第二精密过滤器(19)和第四气动开关阀(24);所述工艺用气后处理系统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缓冲罐(48)与所述工艺用储气罐(34)之间的第一工艺用气后处理支线和第二工艺用气后处理支线,所述第一工艺用气后处理支线包括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并从所述缓冲罐(48)至所述工艺用储气罐(34)依次串联的第五气动开关阀(35)、第三前置过滤器(28)、第三冷冻式干燥机(29)、第一除尘过滤器(30)和第六气动开关阀(37),所述第二工艺用气后处理支线包括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并从所述缓冲罐(48)至所述工艺用储气罐(34)依次串联的第七气动开关阀(36)、第四前置过滤器(31)、第四冷冻式干燥机(32)、第二除尘过滤器(33)和第八气动开关阀(38);所述冷却辅助系统分别与所述变频空压机(1)、第一空压机(2)、第二空压机(3)、第一冷冻式干燥机(11)、第二冷冻式干燥机(16)、第三冷冻式干燥机(29)和第四冷冻式干燥机(32)管道连接,所述冷却辅助系统还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93106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驳船作为吊重试验浮箱的吊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摔手机后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