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物流配送装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625627.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4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田润娴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润娴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28;B65D4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3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物流配送装卸工具,其结构包括固定螺丝、把手安装板、活动把手、凹槽、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的一端固定设有凹槽,把手安装板通过固定螺丝连接于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的一端,活动把手与把手安装板相焊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实现了设备多功能物流配送装卸工具在使用时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邮件进行配送装卸,在面对较重的邮件装卸时更加省力,实用性强。 | ||
搜索关键词: | 物流配送 装卸 把手安装 智能 本实用新型 固定螺丝 活动把手 装卸工具 板相 配送 省力 焊接 | ||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物流配送装卸工具,其结构包括固定螺丝(1)、把手安装板(2)、活动把手(3)、凹槽(4)、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5)的一端固定设有凹槽(4),所述的把手安装板(2)通过固定螺丝(1)连接于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5)的一端,所述的活动把手(3)与把手安装板(2)相焊接;所述的物流配送智能装卸箱(5)由伸缩卡座(501)、蜗杆(502)、丝杆(503)、限位块(504)、横板(505)、智能装卸箱箱盖(506)、第一电机(507)、蜗杆传动齿轮(508)、电机传动齿轮(509)、第二电机(5010)、智能装卸箱电源控制器(5011)、上部支撑座(5012)、推板(5013)、从动杆(5014)、活动卡座(5015)、第一伸缩架(5016)、智能装卸箱箱体(5017)、底部支撑座(5018)、主动杆(5019)、联轴器(5020)、第三电机(5021)、第二伸缩架(5022)、电源负极触头(5023)、电源正极触头(5024)、弹簧(5025)、压杆(5026)、电源开关(5027)组成;所述的智能装卸箱箱盖(506)采用面与面贴合的方式连接于智能装卸箱箱体(5017)的上端表面上,所述的智能装卸箱箱盖(506)内部设有伸缩卡座(501),所述的丝杆(503)的一端呈横向贯穿于伸缩卡座(501),所述的蜗杆(502)呈纵向贯穿于伸缩卡座(501)并与丝杆(503)连接,所述的丝杆(503)的另一端与限位块(504)焊接在一起,所述的横板(505)焊接于限位块(504)的另一端,所述的蜗杆(502)的下端表面通过嵌套配合的方式连接有蜗杆传动齿轮(508),所述的蜗杆传动齿轮(508)与电机传动齿轮(509)机械连接,所述的电机传动齿轮(509)分别与第一电机(507)、第二电机(5010)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507)、第二电机(5010)均与智能装卸箱电源控制器(5011)电连接,所述的电源开关(5027)嵌于智能装卸箱箱体(5017)的外表面并与压杆(5026)连接,所述的压杆(5026)与弹簧(5025)采用嵌套配合的方式连接,所述的电源正极触头(5024)连接于压杆(5026)的另一端,所述的电源正极触头(5024)的另一端设有电源负极触头(5023),所述的电源负极触头(5023)与智能装卸箱电源控制器(5011)通过电连接,所述的智能装卸箱电源控制器(5011)与第三电机(5021)通过电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机(5021)设于底部支撑座(5018)的上端表面上,所述的底部支撑座(5018)的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架(5016)、第二伸缩架(5022),所述的的第三电机(5021)通过联轴器(5020)与主动杆(5019)连接,所述的主动杆(5019)呈横向贯穿于活动卡座(5015),所述的从动杆(5014)呈纵向贯穿于活动卡座(5015)并与主动杆(5019)连接,所述的从动杆(5014)的上端表面上焊接有推板(5013),所述的推板(5013)设于上部支撑座(5012)的下端表面,所述的上部支撑座(5012)下端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伸缩架(5016)、第二伸缩架(5022),所述的,所述的把手安装板(2)通过固定螺丝(1)连接于智能装卸箱箱体(5017)的一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润娴,未经田润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62562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生物标本存放箱
- 下一篇:一种螺栓接料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