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制取向硅钢用20辊轧机分布式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62909.6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煜;高伟;刘相华;安赛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华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无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B13/02 | 分类号: | B21B13/02;B21B3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尹淑梅 |
地址: | 21415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轧制取向硅钢用20辊轧机分布式冷却装置,属于高牌号取向硅钢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在20辊轧机工作辊两侧各分别设立两个冷却润滑用乳化液的喷出管道,每个喷出管道实施单独控制,另有冷却润滑管道单独冷却润滑各背衬轴承辊等工作辊,同时设立单独管道对各备衬轴承实行润滑冷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可实现大压下量轧制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其产品厚度可达0.23~0.30mm,精度误差小于0.01mm,且晶粒细小取向一致。 | ||
搜索关键词: | 轧制 冷却润滑 取向硅钢 辊轧机 冷却装置 工作辊 喷出 背衬轴承辊 本实用新型 晶粒 单独管道 单独控制 工作效率 精度误差 取向一致 润滑冷却 制造设备 乳化液 压下 轴承 | ||
【主权项】:
1.一种轧制取向硅钢用20辊轧机分布式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乳化液总管道、入口急喷管道、出口急喷管道、入口喷水板喷射管道、出口喷水板喷射管道、辊面喷射管道、上背衬轴承冷却润滑管道和下背衬轴承冷却润滑管道,上述各管道均与冷却润滑液总管道相联通,且每一管道均安装有各自的控制阀门和流量计,其中:(1)入口急喷管道经过其控制阀门和流量计后分成两个入口急喷支管路,两个入口急喷支管路的末端分别联接着位于轧机的开卷导辊侧被轧钢板上、下两侧的一对入口急喷板;入口喷水板喷射管道经过其控制阀门和流量计后同样分成两个入口喷射支管路,且两个入口喷射支管路分别同位于轧机的开卷导辊侧且靠近轧机工作辊位置被轧钢板的上、下两侧一对入口喷水板相联通;(2)与此相同,出口急喷管道经过其控制阀门和流量计后分成两个出口急喷支管路,两个出口急喷支管路的末端分别联接着位于轧机的卷取导辊侧被轧钢板上、下两侧的一对出口急喷板,出口喷水板喷射管道经过其流量计和控制阀门后同样分成两个出口喷射支管路,且两个出口喷射支管路分别同位于轧机的卷取导辊侧且靠近轧机工作辊位置被轧钢板的上、下两侧一对出口喷水板相联通;(3)辊面喷射管道经过其控制阀门和流量计后分成2个辊面喷射支管道,各辊面喷射支管道的末端分别联接着相应的辊面喷嘴,其中的1支辊面喷射支管道所联接的辊面喷嘴位于轧机工作辊上侧A、B、C、D4个背衬轴承辊中的A、B两背衬轴承辊相邻缝隙之间,另其1支辊面喷射支管道的辊面喷嘴位于轧机工作辊上侧A、B、C、D4个背衬轴承辊中的C、D两背衬轴承辊相邻缝隙之间,具体起到冷却A、B、C、D4个背衬轴承辊辊面的作用,其流出的冷却润滑液还可以以滴落向下的方式冷却润滑位于其下面的各轧机支承辊、轧机工作辊以及位于轧辊箱体内的下侧E、F、G、H4个背衬轴承辊;(4)上背衬轴承冷却润滑管道和下背衬轴承冷却润滑管道的末端均分别分出2个背衬轴承冷却润滑分管道,每个背衬轴承冷却润滑分管道的末端均分别分出2个背衬轴承冷却润滑支管道,共有8个背衬轴承冷却润滑支管道,每1个背衬轴承冷却润滑支管道均通过位于轧机工作辊上部的背衬轴承辊A、B、C、D或位于轧机工作辊下部的背衬轴承辊E、F、G、H中的一个芯轴轴头上的快速接头同每一背衬轴承内部冷却润滑装置相联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华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无锡研究院,未经无锡华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无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76290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线机的进出线张紧机构
- 下一篇:精密冷轧不锈钢金属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