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舰船匹配的消防倾覆和节能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0402.X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7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牛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B63B4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446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舰船匹配的消防倾覆和节能的方法技术领域:舰船制造。背景技术:目前空白。相近技术是,水翼船的水翼技术,借助船舶体下方水翼的上弧下平,或平板水翼一定仰角的结构,当船体在快速行进中,水翼产生向上的升力,将船体向上抬举,船舶得到节能,行进速度得到了提高。但是,该相近技术解决不了船体会遭倾覆的难题。发明技术方案:给舰船匹配一种由若干种类型组合件集成的水翼,能消防因狂风、触礁、船类相撞、炮弹袭击等特殊情况而引起的船舱进水、船体倾覆事故发生;还能助使行进平稳、减小舰船行进的阻力。本技术方案是消防兼节能和行驶安全平稳的技术,祈福舰船一生不发生倾覆,但舰船一生确应备置本方案的产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舰船 匹配 消防 倾覆 节能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舰船匹配的消防倾覆和节能的方法,所述方法所集合的、可酌情增减匹配组件的多种方法中,包括以下主要方法:固定水翼和活动水翼、滑动组件、套管式缓冲组件、水翼兼充气囊组件、橡胶浮室水翼兼靠岸垫组件、“U”型平衡管式电源延时自动开关,上述互为关联的方法,各自的特征分别在于:1)、固定水翼和活动水翼的方法,所述水翼为骨架与各种组件的组合式,活动水翼可以用液压传动方式放下或拉上,所述液压传动升降也受雷达测距智能调控;固定水翼和活动水翼的整体骨架为梯形,前后方都有斜撑结构,水翼中部为若干与各组件相匹配的矩形结构;固定翼的前后可安置水平360°定向转动的涡轮;2)、滑动组件的方法,所述滑动组件是以每组方式依序勾扣在水翼边沿上,每组件内有滑动防腐蚀钢球,组件之间有压簧和伸缩间隔;所述滑动件是外覆式和内含式相间地排列,外覆式将其与内含式之间的伸缩间隙覆盖;水翼边沿两端有防止滑动组件脱落的堵头;滑动组件的滑动方向是沿着水翼的边长方向;滑动组件还可运用到船体的正前方;3)、套管式缓冲组件的方法,所述套管式缓冲组件,是在水翼边沿的内侧,有两根等距离的长骨架,该二骨架之间,以压簧和套管压簧连接;所述两根等距离的长骨架,有控制压簧和套管压簧松动散落的限制件;套管式缓冲组件还可运用到船体的正前方;4)、水翼兼充气囊组件的方法,所述水翼兼充气囊组件是组合在水翼骨架上的若干组件,可对所述水翼兼充气囊组件作测验性充气和更新替换;所述组件的上部外壳为流线弧型;上部外壳内是设置有若干个给内胆充气的气阀桩的充气囊顶板,所述充气囊顶板与上部外壳形成充气的缓存室;所述充气囊顶板上的每一个充气阀桩,其下部连接各自独立的橡胶内胆;各自独立的橡胶内胆都被置于充气囊内;所述充气囊附加有一个充气囊底板,该充气囊底板常态状况下与所述上部流线型外壳紧密勾扣,形成可具备升力的水翼底板,待用时被液压等传导力方式顶开所述勾扣;所述充气囊底板与所述充气囊顶板之间,有一个充气囊以及内胆折叠后的存放室;所述充气囊的充气可选用适量炸药可控地连续爆炸产生可控的气体,所述可控的连续爆炸产生的热气体,通过海水冷却和消音设施进入充气缓存室;“水翼兼充气囊”上部有套筒缓冲装置与水翼骨架连接;5)、橡胶浮室水翼兼靠岸垫组件的方法,所述橡胶浮室水翼是用上部流线弧形、下部平型的橡胶浮室组件;该组件内填塞满充气橡胶球;该组件中部有若干个与浮室水翼内部隔绝的、穿通的橡胶管;该穿通的橡胶管中,贯穿着用于将所述橡胶浮室水翼组件固定到水翼骨架上的缓冲套管;所述橡胶浮室水翼组件的下部,附加有平板橡胶靠岸垫;所述充气囊的充气气压受压感电路开关自动调控;6)、U型平衡管式电源延时自动开关的方法,所述电源延时自动开关是利用中部平直,两端翘起的U型管,管内有一个可滚动的空心导电金属球;所述空心导电金属球内装着一半空间的粘稠适中的、比重大的流体物;所述空心钢球下方接触着一条导电的、作为电源开关一个电极的导电金属片;所述U型平衡管翘起的两端,各有一个与电源绝缘的弱压簧;所述弱压簧中间的中部,各有一个相互为并联线路上的、电源之一极的电源开关接触柱;电源开关的其中一极线路上,串联着一个电源延时自动开关;所述电源延时自动开关在工作时与压感电路开关串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牛,未经王振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0040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释放装置及救生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人值守船舶避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