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玻璃微米箔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207.5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9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杨勇;王俊;高海燕;鞠江;康茂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B1/40 | 分类号: | B21B1/40;B21B37/16 |
代理公司: | 31317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红银<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玻璃微米箔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金属与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叠加;将上述叠加后的材料加热至金属玻璃的过冷液相区,即玻璃转变温度Tg和晶化温度Tx之间,然后进行辊轧压延,获得厚度为微米尺度的金属玻璃箔材,即金属玻璃微米箔。本发明所述方法能够快速、大规模地制备金属玻璃箔材,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通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的金属玻璃微米箔在传感器、污水处理、电子皮肤、柔性智能穿戴、电磁屏蔽、抗辐照、催化、复合材料等领域存在应用潜力。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玻璃 制备 箔材 叠加 压延 过冷液相区 辐照 玻璃转变 材料加热 电磁屏蔽 复合材料 微米尺度 应用潜力 传感器 带材 辊轧 晶化 穿戴 催化 污水处理 金属 皮肤 智能 | ||
【主权项】:
1.一种金属玻璃微米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金属与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叠加;/n将上述叠加后的材料加热至金属玻璃的过冷液相区,即玻璃转变温度Tg和晶化温度Tx之间,然后进行辊轧压延,获得厚度为微米尺度的金属玻璃箔材,即金属玻璃微米箔;/n所述方法由如下步骤构成:/nS1:将金属与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叠加成三明治结构的叠层片,所述三明治结构中中间为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两外侧为金属带材;/nS2:将S1得到的叠层片加热至金属玻璃的玻璃转变温度Tg和晶化温度Tx之间;/nS3:将S2加热后的叠层片通过轧辊进行辊轧压延,热轧过程中仅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变形,同时金属带材起支撑作用,避免软化的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无法成型;/nS4:分离出经辊轧压延后的金属玻璃微米箔;/n所述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为钯基、铂基、金基、银基、钙基、镁基、铜基、铝基、钛基、钴基、镍基、锆基、铪基、钇基、镧系稀土基或多组元基金属玻璃中的一种;/n所述金属玻璃板材或带材的厚度为0.01~10mm;/n所述金属带材的厚度为0.01~10mm;/n在所述辊轧压延的过程中,通过控制轧辊间距以精确控制金属玻璃微米箔的厚度;/n所述金属玻璃微米箔的厚度为1~20μm。/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120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